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化与金融发展的研究综述(3)

2013-05-25 01:13
导读:文化在中国金融发展中已经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社会变迁过程中积

  文化在中国金融发展中已经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社会变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中国金融发展。但是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腐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对文化的重视。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毫无疑问它也会影响到金融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目前并不缺乏先进的正式制度,尤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但是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发展不活跃,特别是经常发生金融大案要案,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说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文化的内核之一信用在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基于信用而生,信用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忽视了诚信原则。事实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是特别强调信用的作用的,因而,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所缺失的信用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又反映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要先将信用和市场文化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陈立旭.2005.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审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5). ?
  陈志武.2006. 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J].国际融资(2). ?
  范恒森.2002.金融制度学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79.
 高波,张志鹏. 2004. 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J]. 江海学刊(1). ?
  郭宏之. 2000. 文化金融[J].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顾肃. 1999. 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3). ?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卢燕平. 2005. 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8). ?
  曼格尔. 2002. 非洲需要一个文化调整计划吗[M]//亨廷顿, 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119. ?
  欧阳强,宋德勇. 2005. 先进的循环经济文化模式构建分析. http://www. cenet. org. cn/cn/CEAC/2005in/zyhj009. doc. ?
  邱正文.1996.论金融文化[J].金融经济(11).?
  秦池江.2006.现代金融期盼现代金融文化[J].金融博览(2). ?
  苏培科. 2005. 拿什么样的金融文化来杜绝腐败之源.http://www. mie168. com/human-resource/2005-11/220752. htm. ?
  泰勒.2005. 原始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引自2004. http://www. southcn. com/nflr/huati/whms/200406110435. htm. ?
  韦伯.1995.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204. ?
  韦伯.200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8-69. ?
  王新. 2004. 我国金融文化创新的战略构想[J]. 理论探索(2). ?
  魏悦. 2004. 三大宗教的信用思想[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
  张俊生, 曾亚敏. 2005. 社会资本与区域金融发展——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4). ?
  张曙光. 2002.债信文化的形成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
  朱正元. 2001. 儒家思想与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
  ALLEN F, QIAN Jun, QIAN Meijun.2002.Law, f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R].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CALDER?N C, CHONG A, GALINDO A.2001.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links with trust: cross?country evidence[R].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Banco Interamericano de Desarrollo (BID),Research Department, Departamento Delnvestigación, Working Paper, No.444. ?
  FERGUSS?N L.2006. Institutions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y and where do they come from[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 20(1):27-43. ?
  GARRETSEN H, LENSINK R, SETRKEN E. 2004. Growth, financial development, social norms and leg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14: 165-183. ?
  GUISO LUIGI, SAPIENZA PAOLA, ZINGALES LUIGI. 2004.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 526-556. ?
  KANATAS G, STEFANADIS C. 2005. Cultur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R/OL].http://www. alba. edu. gr/uploads. ?
  KARLAN D S.2001. Social Capital and group banking[R].BREAD Working Paper, No. 062. ?
  LICHT A N, GOLDSCHMIDT C, SCHWARTZ S H.2001. Culture, law, and financ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laws[R].Scholarship Reposi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ICHT A N, GOLDSCHMIDT C, SCHWARTZ S H.2003.Culture rules: the foundation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other norms of governance[R].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Series,2003-6005. ?
  STULZ M R, WILLIAMSON R.2001. Culture, openness, and finance[R].NBER Working Paper, No. 8222.

上一篇:基于因子分析的套利定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二板市场:新经济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