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冲击(4)

2013-05-28 01:40
导读:有效的银行监管,必须注重外部监管与自我约束的有机统一。跨国银行亏损倒闭事件频繁发生,使各国监管当局对跨国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给予高度重视。

  有效的银行监管,必须注重外部监管与自我约束的有机统一。跨国银行亏损倒闭事件频繁发生,使各国监管当局对跨国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完善跨国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银行自律管理水平,成为跨国银行监管的又一重要趋势。

  传统的银行监管立足于运用法令、政策的力量,从外部规定整齐划一的监管措施来规控银行体系的风险。但在“银行全能化”这一战略思潮的推动下,跨国银行的表外业务获得了长足进展,从而给传统的外部监管思想造成了严峻的挑战。199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曾发布《市场风险的资本标准建议》,试图以分块法(Building Block Approach)分别计算三类衍生商品(股权、利率、汇率)的市场风险资本需求量,但实施效果不佳。而后,巴塞尔委员会集思广益,认真听取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主要跨国银行的意见,于1996年1月发布了《测定市场风险的巴塞尔补充协议》,确定了“风险额”计算法(Risk—Value Approach)。《补充协议》要求跨国银行在采用“风险额”测定风险时,应同时满足定性和定量标准。定量标准要求以十个工作日为计算期间,以99%为计算概率,意即应有99%的把握认为,在十天内资产组合价值的损失不超过风险额。定性标准则规定了跨国银行内部控制所应遵循的最低要求,如银行应设立独立风险管理部门,银行最高管理层参与风险管理,健全管理资讯系统以便管理、监督和报告风险等。《巴塞尔补充协议》所确立的内控体制,是对跨国银行监管思想的一次突破。它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下,设立了 一套有助于激励银行防范自身风险的管理系统,为跨国银行的监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上一篇: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