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存在着安全问题。一方面是货币政策效应受到影响。由于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来抵消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样就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资本流出流入更加频繁,使央行对资本流动风险的控制难度更大。而且在短时间内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将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因素。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国内金融市场稍有不稳,外资就会通过外资银行撤出,可能引发或加剧金融波动。一方面QFII业务会打通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管道,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可能受到削弱,金融风险可能加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人民币汇率面临着与1990年前后新台币同样的问题,境外各种利益集团正企图迫使人民币升值,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以往每年都有巨额负的漏损,而从去年开始,统计漏损变成巨额正值,说明有境外资金从地下渠道进入境内,原因就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QFII无疑为这种性质的资金找到了了合法的进出渠道,这一点是值得外汇部门重视的。另外,国际资本一旦有机可乘,就有可能从汇市、股市、期市三个市场同时运作,冲击我们的金融体系。这对中国境内股票市场而言,好像是在一颗炸弹上增加了一个引爆装置。另一方面就是股权合作中可能引起的控制权转移以及外资银行的经营风险,应警惕可能诱发的金融安全的风险问题。现在,中外银行的股权合作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旦放开,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中资银行的股权就可能转移到外资银行手中,控制权也可能转移。如花旗集团有权在2006-2008年增持浦发银行股权至24.9%。到2006年后增持的结果如何,浦发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股权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控制权的变化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要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