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历程看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2)
2013-09-09 01:04
导读:按方式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01 资料来源:《中国年鉴》,(2004 年1月-11 月) 目前多数的战略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步,将中国
按方式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01
资料来源:《中国年鉴》,(2004 年1月-11 月)
目前多数的战略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步,将中国从“世界工厂”的观念转变到“世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13亿的消费能力和中国的实力。跨国公司的独资化趋势说明其欲加强对在华投资的控制权和在中国市场占领行业市场主导地位的意图。独资化倾向已证明跨国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独立经营。只有当其市场占有量达到了一定的份额时跨国公司才可能有信心独立经营,将各种优势从合资合作企业中收回,并入到独资企业中,这就证明了其处于第三阶段的后期,并将逐步向第四阶段即主导垄断阶段过渡。
(四)外资在华发展趋势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模式变化验证了收益比较模型的适用性与正确性,外资银行是提供以货币为载体的并提供服务的跨国金融百货公司,属于服务型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必然会体现在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上。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要经历建立贸易关系——建立生产基地——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主导垄断市场的战略历程,但外资银行作为这种特殊的服务性跨国公司,其金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其进入中国的策略历程不可能从贸易开始,而是跳越一般跨国公司的前两个策略阶段,直接进入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跨国公司发展的策略历程来看,其必然期望进入主导垄断市场的策略阶段,因而其在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上也必然要体现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特征,即合作、合资、参股等模式发展到控股、独资的模式上。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合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外资银行增加R1、R2,减少C1、C2,其合资或合作获得的收益将远小于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收益成本模型[(R1+R2)+(C1+C2)]-[(R3+R4)+(C3+C4)]>(1-a)Π成立,所以外资银行选择合资合作是必然的。但与跨国公司发展一样,外资银行的R1、R2、R3、R4、C1、C2、C3、C4也是在动态变化的。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一定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即R3、R4增加。而当中资银行的实力不断增强,其谈判能力也会显著提高,合资与合作中的摩擦也会逐渐增多,C3、C4会增加。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会逐步缩小,合资、合作对外资银行来说就不再是必要手段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四、中资银行现阶段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以上的分析已经能充分说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策略过程,中资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采取阶段性的措施来应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基础上与其竞争。长期来看,中资银行应该选择阶段性而不是从一而终的策略,首先选择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策略,在合作中保持竞争意识和观念,防止最终变成外资银行的傀儡和入侵中国金融市场的工具。随后在成熟的时机选择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策略。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以合作为主才能真正从外资银行那里学到国际化的理念来培养自身竞争力,为后期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与外资银行建立审慎的战略联盟
通过战略联盟,中资银行可以获得先进的和经营理念,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中资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合作时,不能因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盲目决定,而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应该看欲参股的外资银行战略目标是否与自己一致;其次,要注意外资银行的性质,由于境外商业银行、境外投资银行和国际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战略目标存在差异,中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外资银行;再次,对于合作双方由于国情不同而出现的非原则性问题,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但对于违反我国法规、损害其他股东合法利益的要求应予以拒绝,不可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降低标准、放弃原则。中资银行要明确战略合作的目的是最终实现长远的自我提升与飞跃,不是仅仅获得当前合作所得的利益而放弃后期的发展。
(二)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主要障碍在于银行体系中积聚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能否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既关系到中资银行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开放金融服务后国内银行能否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问题。“中资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制约机制、强化贷款评估、审查和监督机制,以保障贷款的安全,减少不良贷款发生的比例。在不良资产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合作要利用其成熟的处理方法,充分改善中资银行的资产结构。” 要在风险控制、管理、人事激励、业务流程、信息科技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此同时,组织有条件的银行尽快上市。2001年,中国银行成功地重组了香港中银集团。2003年底,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促其进行股份制改造。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银行在内地和香港同时“A+H”上市,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中,中资银行要充分借鉴其混业经营和海外分支机构庞大的优势,顺利实现在海外上市与实力扩张。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加强市场
中资银行营销战略的现实选择是: 以“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 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首先,从各个角度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经济发展、客户需求、自身实力等因素选定和培育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其次,保住重点客户,在我国20%的人群占有约80%的银行储蓄,所以重点客户对银行的利润非常关键。在巩固国内客户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外资银行海外机构众多的优势,将中资银行的营销触角渗透到海外市场,借助外资银行的实力建立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网络。
(四)推动,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
能否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具有个性化产品的能力,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所在。中资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发零售业务;适时开展金融创新,推出市场需要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商品。
(五)提高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运用
21世纪的金融业要求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中资银行已经在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国际金融行业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中资银行要在合作中谋求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协助自身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加快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以电子技术和信息为支撑的电子化银行系统,从而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银行业务网络化。
总之,中外资银行选择合作或者竞争的根本出发点是自身利益,即无论选择合作或者是竞争,都要获取最大化利益,这也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考虑的最基本问题。但是中资银行必须明确,合作的目的是学习、吸收外资银行积累的专业技术及银行业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在未来的20年,合作性竞争的局面将从目前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格局,逐渐转变为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中资银行在抓住机遇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外资银行参与合作只是其次佳选择,最终还是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中资银行应逐步提升自身实力,锻造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有次序地先后以合作与竞争为重心,合理地选择合作或竞争策略才是最明智的战略决策。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考文献:
[1]蔡兴.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3).
[2]李文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发展历程、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9).
[3]祖强,曹慧.独资和控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倾向面面观[J].合作,2005,(2).
[4]李松涛.股份制银行让外资参股一石数鸟[J].科技智囊,2004,(6).
[5]林光.中外资银行合作探讨[J].金融研究,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