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

2013-09-14 01:13
导读:三、商业解决中小企业难的对策 商业银行之所以回避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失控问题,由于商业银行没有发展

  
  三、商业解决中小企业难的对策
  
  商业银行之所以回避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失控问题,由于商业银行没有发展起相应的评估企业项目风险的技术和适用不同企业特点的信贷风险技术,导致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惜贷”行为以及对抵押品的过分依赖。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授信管理模式,是彻底解决商业银行回避中小企业授信的现实选择。
  1.转变经营理念,重塑银行信贷。经营货币就是经营风险,所谓经营风险就是规避、覆盖、分散风险,不是简单地回避风险而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1)传统的信贷文化是以“风险回避”为核心,以片面追求“零风险、低风险”为经营目标,适应了改革初期信用恶劣、风险管理水平低的特殊背景,对于控制信贷风险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形成了一些消极影响:一是信贷目标短期化,缺乏长远的客户价值分析;二是市场定位界定不清,对信贷客户的选择缺乏科学的标准;三是客户选择上“搭便车”、“傍大款”现象普遍。
  2.优良信贷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兼容并蓄、与时俱进是其基本特征。(1)风险经营理念。银行经营的所有业务都是有风险的,应主动承担和管理风险,商业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片面地追求无风险业务的结果是在避免风险的同时也失去市场机会。(2)收益至上理念。对商业银行而言“不赚钱”是最大的风险,片面追求“风险最小化”的结果就是以牺牲利润为前提的客户开发策略,价格战一向是我国商战的主要手段,在银行业也不能幸免。具体表现为“利率下浮”、“手续费减免”、“垒大户”、“上规模”,从宏观面看上刺激了“大户”的过度行为,直接影响了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微观上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降低,信贷投向过度集中,系统性风险加剧。(3)风险覆盖理念。商业银行不可能长期在亏损的前提下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此开展商业可持续的中小企业贷款,商业银行必须覆盖与风险,提高利率水平和风险拨备水平。小企业对利率不太敏感,能够承受高利率。(4)客户导向理念。传统的信贷文化是以银行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关注的是银行有什么,而不是客户需要什么。创新不足,授信产品缺乏差异性,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多样化需求。(5)定量分析理念。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比较适合对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授信管理。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强大的数据信息平台,设定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基本要求,通过贷款流程改造和差别化授信管理,逐步形成适应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特点的企业信贷文化。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建立高效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涉及到具体的授信业务流程中的三个方面分别为:客户选择、贷款定价、制度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授信风险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的“惜贷”问题,使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首先,建立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通过度量和规划目标客户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露和违约损失率,估计和控制全行中小企业资产组合的整体不良率。
  其次,通过制定规范化的风险评判指标,实现授信评审批量化、工厂化和标准化操作,以适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效率的要求。
  2.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体系。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就是要覆盖所有影响授信业务目标实现和可能造成风险隐患的因素,包括流程、产品、客户、团队、制度等方面,从总部层面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到各业务单位的市场开拓和产品管理,风险都应得到有效控制。
  (1)组织框架。商业银行成立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事业部,打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开发、信贷风险管理团队,是解决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2)制度体系。确立以授信准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主要由目标市场标准则、客户标准、授信标准三部分组成。
  (3)职责分工。中小企业信贷事业部设立信贷工厂,分为授信评审中心、信贷服务中心、风险预警中心,分别执行贷前、贷时、贷后管理职责。
  (4)业务流程。确定目标客户包括市场、市场规划、客户甄别;分别包括业务开发、授信审批、售货服务。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是中小企业授信管理的核心技术,它是标准化作业、流程化审批的基础,是授信管理的量化指标,同时也是保证中小企业授信业效率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九种技术组成:
  (1)行业筛选技术。建立由行业规模、公司人数、发展能力、与大公司关联性、银行获利潜能为主要打分项目的行业筛选指标体系。(2)客户筛选技术。结合国内外最好的实践,针对客户所处行业类别,确立客户选择标准、选择程序以降低风险。(3)授信额度测算技术。通过客户选择标准的筛选,合格的客户将使用授信标准来确定价格、期限、贷款方式和信贷产品结构。(4)资产组合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客户授信标准组合管理、客户信用等级组合管理、客户规模等级组合管理、客户行业分布组合管理、授信标准例外情况组合管理
  (5)风险定价技术。以数学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确立基于客户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露和违约损失率基础之上的风险定价技术,估计和控制全行中小企业资产组合的整体不良率。(6)风险计量技术。以客户信用等级为依据确定违约损失率指标,通过与担保违约损失率、产品风险暴露度指标的组合得出预期损失率指标,该指标是产品定价、风险拨备的主要依据。(7)早期预警技术。早期预警是信贷工厂流程信息处理的关键节点,为授信评审提供审批依据,为评审标准调整提供数据支撑,为信贷服务提供信息支持,协助信用恢复和回收制定实施方案。(8)问题贷款回收技术。主要包括软回收、硬回收,软回收、信用恢复和硬回收是信贷工厂授信后管理流程的三个连续节点,是针对信贷资产风险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的相应处置措施。(9)品质控管、合规管理技术。通过梳理从贷前调查到授信回收的各个操作环节,确定操作岗位名称、操作内容、格式文档和规范文件等,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品质控管和合规管理体系。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上一篇:论宁夏农村信用社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