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十大战略(2)
2013-09-15 01:30
导读:5.实现合理的授权分责。商业的各项业务是由各级人员和在岗人员完成的,赋予各级人员合理的权限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和保证。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各自经营
5.实现合理的授权分责。商业的各项业务是由各级人员和在岗人员完成的,赋予各级人员合理的权限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和保证。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各自经营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分级分口”管理和“授权有限”的管理制度。各级管理人员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按所授予的权限开展工作,并对各自职责范围的工作负责。
6.建立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稽核制度是指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在业务运作过程中的一种不间断的连续检查制度,即每一个环节在完成自身业务的同时,也是对上一环节工作准确性的核查,它不同于独立的事后内部稽核或。实施业务过程中的相互核查制度,可以减少工作差错、防弊堵漏,保证资产和交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7.构建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信息资料是业务过程的全纪录,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凭证,对这些资料进行安全保管、甚至对某些重要的、文件副本进行保管,是业务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全面、真实、及时地记载每一笔业务,正确进行核算和业务核算,建立完整的会计、和各种业务资料的,确保内控行为的顺利实施与开展。
8.建立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建立预警预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早期预知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隐情,防患于未然。商业银行应围绕经营行为、业务管理、风险防范、资产安全建立定期业务分析、信贷资产质量评价、资金运用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定期实物盘点、各种账证账表的核对制度以及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制度,从而把业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9.建立有效的应急措施。商业银行应对重要岗位和营业网点制定明确的应急措施,保证业务的持续进行。应急措施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内外部因素,依次设定具体的应变步骤。当商业银行遇到断电、失火、抢劫等紧急情况时,各个岗位人员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和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和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0.确保内部稽核制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内部稽核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各项业务提出内部控制的建议、检查和评价各有关部门内部控制的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稽核检查、建议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分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蒋建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稽核[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宋良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