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浙江省商业银行金融创新(1)(2)
2014-05-10 01:02
导读:4、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 一直以来,银行业偏重于存款,银行想方设法创造出新的负债产品来扩大存款规模,从而造成了负债类业务创新
4、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
一直以来,银行业偏重于存款,银行想方设法创造出新的负债产品来扩大存款规模,从而造成了负债类业务创新较多,资产类业务创新较少的局面。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而流动性又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要求,因为银行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资产组合是否具有流动性,是否能够保证支付,所以它要求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能够做到总量上均衡,结构上对称、比例上协调、期限上匹配。目前浙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匹配状况还不理想,普遍存在负债的流动性远高于资产的流动性的现象,隐患较大。特别是在持续的房地产热和股市热的背景下,资金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了,而商业银行资产项目没有做好相应的调整,流动性没有多大变化,难以适应当下负债项目的高流动性,如果大量短期负债被用作长期资产的来源,那么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水平就会降低,一旦出现储蓄存款减少或发生“挤提”,就极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发生支付危机。
三、推进浙江省金融创新的建议
1、弱化政府在金融创新供给中的作用
政府应减少对微观金融主体创新活动的干预与限制,充分发挥微观金融主体在金融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组织方面,应尽快确立市场化调节机制,尽可能发挥金融创新的功能,弱化行政手段对金融组织结构形成和调整的影响,使金融组织具有自发调整机构数量和内部结构的动力。我觉得我们应加快微观金融主体的商业化改革,特别是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使金融创新拥有强烈的、经久不衰的创新冲动。
2、制度创新应放在金融创新的首要位置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金融改革现已进入关键时期。比较而言,制度层面的创新供给明显滞后,且已成为整个金融创新的“瓶颈”。也就是说,新制度是当下我国金融市场最需要的。所以,对阻碍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一些制度层面的问题,如利率市场化和期权期货金融衍生品的创造和使用问题应实施积极的改革并加快改革进度(股指期货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我认为:即使这些金融创新改革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损害到大众的公共利益,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害怕而不敢前行,因为这是走向世界,使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必须经历坎坷,也是金融创新必须经历的过程。
3、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制定明晰的金融政策
金融创新发展目标,既应包括长期目标,也应包括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这种目标不具有指令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影响金融创新的动因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要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等来确定,从而为金融创新构建一个大致的发展轮廓和前进方向。制定明晰的金融政策有助于克服金融创新盲目性,增强金融创新的有效性、盈利性。此外,应使金融创新措施在实施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可能一步到位,减少金融创新过渡期以降低创新成本。
4、处理和协调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具有矛盾性。逃避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根据。发达国家的好多金融创新都是逃避法律管制的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过程,也是监管主体与创新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这两者是具有统一性的。创新是推动监管发展重要因 素,监管主体通过监管提高了监管水平,同时监管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使金融创新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应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加快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形成一种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的模式。我认为监管当局不仅要考虑在多大范围内以多大力度实施监管,还要考虑在何种情况下对创新行为不予干预;既要通过监管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同时又要注意维持金融创新的动力,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主体享有较大的创新自由度和自主权。总之,只要创新符合法规,有利于金融发展,就应予以支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 刘永章,叶伟春.银行营销.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