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内部评级法思想及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2)

2014-05-27 01:08
导读:型。目前,国外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定量分析模型,~IALTMAN、KMV、穆迪RISKCAL、标普MEU等,在国际银行业受到广泛认同。但这些模型大都偏重财务分析,有的大

型。目前,国外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定量分析模型,~IALTMAN、KMV、穆迪RISKCAL、标普MEU等,在国际银行业受到广泛认同。但这些模型大都偏重财务分析,有的大量引入利率、汇率、股价等市场价格变量,这对西方银行可能比较适用,而国内银行在内部评级时,既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又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充分考虑诸如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财务欺诈现象、数据积累量不足、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偏高等特性,研究开发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从而节约时间和资源,实现国内银行业跨越式的发展。
(三)增加评级数量,有效细分信用风险
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对正常类贷款的客户至少要划分为6—9个等级,对不良贷款客户至少要划分2个等级,但对于同时从事大、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银行,由于所覆盖的信贷风险范围较广,至少应将正常贷款客户分为九个等级。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有单独测算其基本风险的指标。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适当增加贷款的评级数量,避免信贷资产过度集中于一两个级别,从而有效区分信用风险的不同水平,严格区分信用等级标准,评估每一等级的违约概率。
(四)完善管理流程,构建内部评级体系
商业银行要指定信用风险主管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实施和监测。信用风险主管部门应独立于贷款发起及发放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并具备向董事会报告的途径。同时,要构建对评级体系和过程有效监督的机制,通过独立于信用风险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评级体系及风险参数估值进行审计,检查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数据维护的完善程度,评估内部评级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测试内部评级结果的可靠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五)制订内部政策,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构建内部评级体系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念、体制、政策、方法、标准、手段的全面更新,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组织协调有关业务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信贷政策、信贷审批、产品定价、限额管理、监测预警、准备金计提、组合管理、经济资本配置、RAROC绩效考核、资本充足率测算、压力测试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内部评级法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使内部评级方法和系统工具有效融入到业务流程中去,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六)培养评级人才,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培养建立一支适用于风险分析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对于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实施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商业银行应加快培养建立内部评级专业人才队伍,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实施和维护工作,聘请国际先进银行和评级公司的专家,对内部评级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或将其派往国外培训,使之成为风险量化专家和金融工程专家。同时,应加强与国际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合作,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同业的成功经验,对专业人员的知识体系及时更新,以确保内部评级体系的先进性和内部评级方法的实用性。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谈战略投资者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