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02年上半年各产业投资、价格和进出口基本情况(2)

2014-07-07 01:15
导读:由于受俄罗斯放弃减产,西方库存增加和欧佩克增产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小幅回落。受国际油价波动,国内原油市场由于供大于求局面

  由于受俄罗斯放弃减产,西方库存增加和欧佩克增产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小幅回落。受国际油价波动,国内原油市场由于供大于求局面,以及去年降价滞后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原油出厂价格和成品油价格继续下降,但降势有所缓和。其中,原油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8.3%,汽油价格下降18.2%,柴油价格下降14.2%。

  今年上半年建材行业主要产品出厂价格与全国相同,处于长期下滑态势。但木板市场价格受保护资源和建筑业需求转旺的影响,价格上升;水泥价格窄幅波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在执行新标准后,今年逐月呈现出平稳下滑态势,6月份开始略有回升。6月份回转窑各强度等级水泥平均出厂价格每吨比上月增加1.2~3.3元之间。平板玻璃出厂价格随着产量的增长,价格一直下降,到6月份平板玻璃3mm(白)每重量箱价格比上月下降1.67元,5mm(白)每重量箱比上月下降2.93元,5mm(彩)每重量箱比上月下降2.33元。

  由于我国采取对进口至我国的部分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和采取临时保障措施,上半年全国钢材市场疲软状态有所改变,许多地区的钢材价格出现回升,上海、广州、天津等地螺纹钢、线材等吨价都先后扬升了数十元到100元,而且工业用钢材价格回升强劲,但比去年同期的价格相比仍有所下降,且不同品种之间价格差异较大。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去年同期下降2.9%。其中,普通小型钢板价格下降3.9%,普通中型钢材价格下降6.2%,中厚钢板价格下降8.7%,薄钢板价格下降8.1%,线材价格下降4.6%。

  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上半年有色金属需求不足的影响,上半年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呈逐月回升态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下降,上半年,有色金属等产品比去年同期下降7%,其中电解铜、AOO铝、AO铝、0#锌、1#锌、1#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跌7.77%、6.34%、6.38%、11.43%、11.73%、5.35%、11.54%。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棉花市场总体上基本稳定,价格处于低位,略有波动,棉价总体在平稳基础上呈现小幅上扬的态势,6月份国内市场标准级棉花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吨8540元,比5月份上升0.63%,比年初上涨540元,涨幅为6.8%。1~5月在棉花及化纤原料上涨的推动下,纺织产品比年初有所提高,但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小于原料价格的上涨幅度。如5月份纱布价格比年初提高了5%左右,而棉花价格平均上涨约7%;5月份涤纶短纤维价格比年初上涨15%左右,而聚酯切片价格上涨30%左右,特别聚酯原料PTA的价格上涨约50%。尽管纺织行业中间产品价格有所上升,但最终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从1月到5月,全国衣着消费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月分别下降2.2%,1.8%、2.0%、2.2%、2.2%和1.9%,其中服装价格同比下降2.1~2.6%;衣着消费品出厂价格同比均下降,下降幅度在1.2~3.2%之间。

  今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快速健康发展,价格也稳步上升。据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销售呈现良好态势,房屋销售价格和土地交易价格升势明显。二季度与去年同季相比,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8%,土地交易价格上涨5.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2%。

  从发展来看,我国全年物价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通货紧缩的压力仍将较长时间存在。但从动态看,低物价形势已有所好转,如近两个月物价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的降幅已由最高的1.3%下降到6月的0.8%,工业品出厂价的降幅由一季度的4.1%降到了2.7%,预计下半年物价形势将稳中小幅回升。

  三、对外贸易增速加快,出口增势喜人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较快,特别是出口形势喜人。1季度,我国出口曾出现波动,而进入2季度以后,出口形势稳定,增长速度逐月加快。整个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为27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增长14.1%,进口增长10.4%。进出口累计顺差为134亿美元,同比增加54亿美元。上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说明,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得力的大背景下,外经贸领域实施的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科技兴贸、“走出去”等战略逐渐显现成效。

  出口的强劲增长是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外贸出口比去年增速提高5.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出口对拉动工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比例已经达到外贸出口的48%。出口形势好于预期的原因主要有:(1)受出口政策的有力推动。今年初有关部门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同时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也明显放宽,再加上一些地方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刺激出口增长,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2)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我国对美国出口实际依存度在30%以上,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美元的贬值使我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竞争力有所增强,这必然使我国出口受益,1~6月,我国对美出口298.7亿美元,增长19.3%;(3)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及跨国公司加快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强劲,为我国出口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外资企业的强势出口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出口增长相当缓慢,外资企业担当出口主力一定程度抑制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对此不可盲目乐观。1~6月,国有企业加工贸易出口176.4亿美元,增长速度为7.5%,一般贸易出口仅增长了0.6%,在相当一部分重要出口商品的增速上,均低于外资企业。相反,1~6月,集体和其他性质企业出口131.8亿美元,增幅高达55%,从整体上拉动我出口增长3.8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补充。另外从出口的地区结构看,我国对三大经济体的出口不平衡。从贸易量看,美国、日本、欧盟分别为我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但今年出现了增降反差较大的不正常现象。美国仍为我国最大的的出口市场,上半年我对美出口298.7亿美元,增长19.3%,高于总体出口增幅5.2个百分点,自美国进口121亿美元,负增长3.3%;对日本的出口则受制于日元贬值和日本经济疲软而增长乏力,上半年,中日贸易额为447.8亿美元,增长5.6%,其中我对日出口216.3亿美元,微增1.1%,进口231.5亿美元,增长10.1%;对欧洲的出口则受非关税壁垒影响,造成增长不尽如人意,上半年与欧盟的贸易总额为385亿美元,增长4.2%,其中对欧盟的出口210亿美元,增长6.1%,自欧盟进口175亿美元,增长2%。

  从今年上半年出口商品构成来看,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继续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机电产品上半年累计出口680.7亿美元,增长24%,高于全国出口增幅近10个百分点。而传统大宗商品如服装、鞋类等出口增长则相对平稳。具体分析我国几大出口行业情况,家电行业的出口增幅较快,成为我国出口产品中的新亮点;电子产品出口也保持了迅猛增长态势;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稳步增长,增速小幅上扬;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继续提高,但已呈回落态势;煤炭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增幅已明显回落;汽车零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而整车虽然出口数量增长较快,但出口金额增长仍有限,进口汽车对国产汽车的冲击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家电产品出口上半年全面增长。1~5月累计出口额3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9.42%。近年来随着空调器、电冰箱、微波炉等大家电产品的出口增势强劲,大家电增长速度已超过小家电。从分类产品看,2002年1~5月各类大家电产品的出口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电冰箱累计出口232.20万台,同比增长36.53%,在总销量中的比重占27.15%;空调器;累计出口528.59万台,同比增长55.64%,在总销量中的比重占到37.41%;微波炉累计出口655.18万台,同比增长52.06%,出口在总销量中的比重占到58.43%;洗衣机累计出口81.39万台,同比增长79.98%,在总销量中的比重占16%;冰柜累计出口31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24%,在总销量中的比重占14%。

  电子产品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保持了迅猛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1~5月份全行业电子产品出口额3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其中通信产品35.6亿美元,同比增长5.8%,广播电视设备7.1亿美元,同比增长80.7%,计算机及相关产品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家用电子产品70.3亿美元,同比增长34.9%,电子仪器设备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电子元件35.5亿美元,同比增长7.1%,电子器件28.5亿美元,同比增长41.1%,电子材料0.78亿美元,同比增长-76.%。由此可见,除电子材料外,其余电子产品出口全面增长,尤其是广播电视、计算机和电子器件,同比增长均超过40%。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趋好,以及国内外棉价基本接轨,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稳步增长,增速小幅上扬。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回升,出口总额262.5亿美元,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93.7亿美元,增长11.5%;服装168.8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近200亿美元。其中,1~5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实现出口213.79亿美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2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8.4%。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160.5亿美元,是全国商品贸易顺差104.3亿美元的154%,纺织工业仍然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作出重要贡献。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下降。1~5月,一般贸易出口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是近年来同期一般贸易增长最多的;进料加工44.1亿美元,下降6.1%;来料加工34.7亿美元,下降4.0%。从出口市场看,对设限地区出口47.3亿美元,增长6.1%,保持了近年来稳步增长的态势;对非设限地区出口166.3亿美元,增长7.0%。出口额列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香港、美国、韩国和澳大利亚。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棉制产品出口81.2亿美元,增长16.4%;化纤制产品出口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5%;毛制产品10.9亿美元,下降14.9%;丝制产品6.2亿美元,下降19.2%;麻制产品1.9亿美元,下降2.5%。

  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继续提高。1~5月,建材累计进出口总额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累计顺差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亿美元。上半年建材行业对外贸易形势呈现如下特点:(1)进出口增长幅度形成涨落反差。建材累计出口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3%,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累计进口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2)出口增长由以原材料为主的采选品向以原材料加工的制成品提速。在出口中,采选品增长5.3%,比上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制品业商品增长25.1%,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3)7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最为活跃。花岗石板材、平板玻璃、水泥、釉面砖、墙地砖、玻璃纤维纱及织物7种产品在建材累计出口贸易中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全部建材出口创汇额的40%,是建材工业中国内外市场最为活跃的产品。

  煤炭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1~5月完成3261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增长1.6%,增幅明显回落。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煤炭市场有所好转后,部分出口煤炭产品出现了价格倒挂的问题,抑制了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今年以来主要煤炭中转港口同比增加的569万吨中转量,大部分转到了国内销售。在国内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出口不能大幅增加,不仅直接影响到扩大我国煤炭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增加外汇收入,而且由出口转为内销,势必加大国内市场的压力。总体判断今年煤炭出口有可能基本维持去年水平,大体在8500万吨左右。

  汽车整车及汽车零件进、出口继续增长。按海关统计,从进口情况看,1~5月份全国商品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总数为3.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30.6%,累计进口金额9.4亿美元,同比增加25.3%,其中小轿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数量为2.3万辆,合计5.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增加27.6%,金额增长32.0%。汽车零件1~5月累计进口9.9亿美元,同比增长7.2%。从出口情况看,1~5月份累计出口汽车1.5万辆,同比增长67.5%,合计金额0.89亿美元,同比增长4%。汽车零件出口金额6.9亿美元,同比增长40%。从前5个月的情况来看,进口汽车对国产汽车的冲击效应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但到下半年这种效应会逐渐显现出来。因为2002年全国汽车进口配额为79.35亿美元,比2001年的17亿美元放大4倍,尽管国家将大部分配额用于零部件进口,但整车进口数量超过2001年是必然的,进口车数量在下半年将大幅增长。

  预测全年出口走势,今年我国出口可能出现前高后低趋势。尽管上半年我国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合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出口的增长势头在下半年可能有所回落。从国际形势来看,美、日、欧经济前景仍不太明朗,再加上由经济发达国家所倡导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非常不稳定。据世贸组织预测,今年世界贸易量可能仅增长1%,而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分析,国际投资去年大幅下降41.5%,今年仍将徘徊不前。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政府鼓励出口政策措施的范围和力度将因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而发生变化,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也将加大我国政府对外贸经营秩序管理的难度,这些不利因素将在某种程度上使我国多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因此,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年出口达到10%以上的增速问题不大,但也不可能太高,可能在10~12%;进口的增速将呈现逐步加快的趋势,从全年看,进口增速有可能超过出口5个百分点,而贸易顺差有可能比去年略有缩小,下半年贸易顺差增速有可能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全年预计在180亿美元上下。因此,积极扩大出口是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通过完善“免抵退”政策;通过增加出口信贷规模,支持鼓励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家电、通信和其他我国较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鼓励对外承包工程带资承包等措施带动国内产品和劳务的出口。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