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完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
由于衍生工具交易的复杂性,在内部应建立风险防控环境,即企业管理层树立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内部沟通机制,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其变化,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客观存在,因此在企业内部应培育风险评估机制。其包括投资主体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险产生的风险和收益、损失的比较;投资项目的投资限额;利用评估系统掌握投资的最大限额,企业应对自身评价和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能力有正确的评估,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等。
(四)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操作人员不仅具备相关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在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中学习和分析,掌控其特点和设计风险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严格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对于相关的专业人员执行、记录、保管等岗位制定相应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授权、交易、结算、记录和保管职能应当严格分离并相互牵制,避免少数人操纵交易活动;此外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方法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核对,减少投机机会,发挥其规避风险的作用。
(五)在特殊背景下暂停公允价值计量
在金融危机尚未对我国造成实质性损害前,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当局应根据我国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为了防止其可能对企业造成风险,会计准则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企业监管。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和国际市场变化、构建预警系统和规范、市场数据提示企业将受到动荡市场的影响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出通知暂停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的计量,以保证企业持续稳定经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的深化,金融市场的,在我国必将带来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管理,对于规范金融市场和促进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投资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的企业,必须重视参与交易市场是否规范,尽量选择市场定价机制比较完善、流通性好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采用逐日盯市原则,进行信息反馈,从而降低风险,使企业良性循环和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S].人民出版社,2008.
[4] 巴曙松.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从国际比较中看中国[J].经济观察,2007.(7).
[5] 张明.次贷危机转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7-8.
[6] 李明辉.论我国衍生工具内部控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