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利弊分析(1)(2)

2015-01-25 01:00
导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银行业将在2008年全面开放。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从外资银行参股前后的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银行业将在2008年全面开放。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从外资银行参股前后的变化来看,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改进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在引入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还提升了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价值。不仅改变了目前国内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而且从根本上纠正了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效率低下的根结所在,从而逐渐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同时,引入国际知名的战略投资者,还能提升国内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增强国内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与融资的能力,进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价值。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是迫于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压力,这显然是有待商榷的。因为中国银行业经过两年的重组和改革,并且经过严格的资本监管,目前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资产占全部银行业资产的比重已有很大的上升。尽管按照有关规定单个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不得超过20%,但一旦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银行就会成为一个共同体,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另外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派出在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很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将会有助于中资银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实现国际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的转移和转让。
  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正在“出卖”整个银行业,但是外资只花了很少的钱——100亿美元就换来国内三大国有商业银行10%~15%的股权。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我们还在求着把股权卖给别人,而这种毫无顾忌的渴望正迫使国外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态度压低价格。但事实上,中、建行的转让价格里包含着许多制度因素以及近年来银行频发的案件,都是外资要求折扣的原因。因此对于国内银行大举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给予了肯定的态度。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公平、公正地选择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转变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行为的“催化剂”。因为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之后,政府就不可能再为商业银行的经营亏损而负责,否则就有悖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另外也应认识到一点,中外合作金融机构通过战略合作关系,不光中资银行受益,外资银行也可以获得关于本地市场和本地客户的专业知识,因此引入境外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的目的一定要明确。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非常慎重地选择外资合作伙伴,即是要选择战略型投资者而不是要选择财务型或者伴随型的战略投资者,而要与外资合作伙伴成功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合作中能够获得的帮助以及潜在的外资合作伙伴的经营管理理念。
  事实证明,引进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只是手段之一,并不意味着由此一下子就能够解决银行业改革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但是,只要走的路是正确的,相信这条路上的障碍与困难,终将随着改革的推进被克服与解决。
4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消极作用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固然有助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但是存在的风险我们也必须正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会使我国改革丧失主动权,金融业是我国基本的产业制度,主动权不能丧失,一旦丧失就会产生严重问题。因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我国国内的银行系统控制我国的金融资源,这样就会使我国的金融改革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二是中国国内金融的发展问题,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对国外的金融资本放开了,但是对国内的民营资本的进入却依然严格。这样是不对的,不管哪个国家都需要本国国内的金融资源,中国也是一样。中国的金融业改革的成功最终还是要依靠国内的金融资本,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本国优秀的银行家,那么银行业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可以利用国外资本的力量,而不能依靠外国的力量来发展中国的金融事业,否则我国将丧失金融改革的主动权;三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意味着我国金融资本项目的开放,那么金融改革将面临着更多的不稳定的因素,这就要求我国尽快制定更加完善的金融法律和法规,如果不能相应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问题,那么我国的金融改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四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会使中国的银行业出现所谓的“早熟”。一旦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我国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自行慢慢发展,将会一蹴而就,这样的话我国的金融市场的自行定价与自我配置和自我完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只会僵化地复制发达国家管理模式的稳定策略,从而将会严重影响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这样是不利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的。
上一篇:中国券商CRM应用的策略模式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