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董事会知识水平的现状及原因(1)(2)
2015-10-22 01:15
导读:已链结上但又各行其是的循环圈是指公司出资人意识到董事会中引入知识人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在公司董事会中引入公司内外部知识人,但这些知识人的
已链结上但又各行其是的循环圈是指公司出资人意识到董事会中引入知识人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在公司董事会中引入公司内外部知识人,但这些知识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者各行其是,相互关联度小。
我国公司董事会中存在的出资人和知识人两个自我循环圈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形成董事会由内部大股东控制。在出资人和知识人没有链结上的公司中,占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即“一股独大”。“一股独大”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有企业的“一股独大”;另一种是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国有企业的一股独大是指公司主要由国有股及国有法人股控制。国有企业的“一股独大”在上市公司中较为典型。据北京连城国际顾问公司对1,199家样本公司总计11,887名董事的调查研究显示,1,199家上市公司总体股权结构表现在:一是国家股及国有法人控制的股权占41%,社会法人股(含外资法人股)占20%,人民币普通股占26%,内部职工股占0.27%,境内上市的外资股占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占6%,其他股权占4%。我国上市公司不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权和社会法人股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权的61%,而上市流通股份仅占39%,国有股权处于控制地位,考虑到流通股权的分散性,其控制地位更加明显。二是国有股权比例超过30%的上市公司占55.55%,超过50%的公司占35.53%,而超过70%的占7.59%。三是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在50%以上的公司有473家,占39.4%;有75家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在70%以上,占6.3%。第一大股东所占的平均股权比例为43.44%,而这些第一大股东80%以上是国家机构和国有法人。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人员构成也体现出“一股独大”。在上面调查的1,199家公司中,国家股及法人股股东派出的董事占73.74%,代表人民币普通股的董事占1.74%,代表职工股的董事占0.08%,境内上市外资股股东派出董事占0.22%,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派出董事占0.17%,独立董事占24.09%。由于流通股的分散性,代表该部分股权的董事严重缺位,其合计席位仅占总体席位的1.97%。此外,国有股权董事席位在50%以上的有575家,占调查公司总数的47.96%;国有股权董事席位在70%以上的公司有278家,占23.17%;有7家公司董事会全部由国有股权代表董事构成,占0.58%。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是指公司主要由家族股或社会法人股控制。如某私营企业最大股东出资额占公司总注册资本的66.29% ;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为夫妻关系,两人的出资额占公司总注册资本的95.5%(66.29% 29.21%);在9名董事会成员中,同家族成员占1/3。因此,从民营企业董事会现状看,“一股独大”现象更为严重。上述资料说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普遍存在个别大股东操纵控制董事会的问题,导致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存在较为普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这一方面会造成不懂管理的非专家人员控制着公司,导致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另一方面会造成公司管理的“家族化”或“近亲繁殖”,导致公司难以利用高素质的外部知识型人才,缺乏新鲜血液,缺乏创新精神,使公司内部出现复杂的裙带关系,严重的会导致公司内部听不到其他声音,形成以大股东为代表的董事长的独裁和专断,公司危机马上显现。对照知识型董事会的特征和标准,我们可以说中国目前公司的董事会还远没有达到知识型董事会的水平。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史惠华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产权制度分析
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跨国公司内部竞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