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A评价体系及其在银行监管中的应用(1)(2)
2016-03-10 01:06
导读:4.资产质量(A)部分。 等级“1”:资产质量良好。等级“2”:资产质量令人满意。等级“3”:资产质量尚可或预期资产质量会由于信贷管理的
4.资产质量(A)部分。 等级“1”:资产质量良好。等级“2”:资产质量令人满意。等级“3”:资产质量尚可或预期资产质量会由于信贷管理的弱点和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而在短期内恶化。等级“4”:资产质量较差,如果不采取改进措施,将会影响分行的正常持续经营。等级“5”:资产质量差,分行完全依靠总行的支持清偿到期负债,已经没有生存能力。
5.综合各部分等级及相互关系,得出ROCA综合评价。 必须遵循的综合评价原则是,综合评级不能高于风险管理或营运控制部分的评级,同时也不能高出其他部分评级1个级别。综合评价等级为1或2的分行被视为稳健机构,等级为3的被视为关注机构,等级为4或5的则被视为问题机构。RO-CA综合评价的标准为:等级“1”:分行各方面经营状况良好,只需给予适当的监管关注。等级“2”:分行经营状况令人满意,分行管理层能够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逐渐纠正某些不直接影响安全和稳健经营的不规范情况,通常不需要监管当局给予特别关注。等级“3”:分行经营状况尚可,但分行和总行管理层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某些可能影响到安全和稳健经营的问题,通常需要监管当局给予更多的关注;或各组成部分独立评价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等级“4”:分行存在对安全和稳健经营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或风险,且这些状况未能得到分行及总行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如放任自流将有可能威胁到分行的生存,通常需要监管当局给予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等级“5”:分行风险程度高,经营和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分行及总行管理层立即采取重组行动,监管当局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参与重组计划或直接接管。
二、ROCA评价体系的特点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一)ROCA评价体系与CAMEL评级体系的联系与区别
ROCA评价体系不同于CAMEL评级体系,其相对于CAMEL评级体系更适用于对商业银行分行监管。骆驼评级体系(CAMEL),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流动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ROCA评价体系从风险管理、营运控制、合规性和资产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两者虽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各自评价的侧重点明显不同。CAMEL评级体系强调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适用于法人机构的指标,盈利性和流动性指标也是对法人机构(商业银行总行)而言更具意义;而ROCA体系更强调的是对执行层面运作情况的评价,如该体系将CAMEL体系中的“管理水平”指标具体化为“风险管理”和“营运控制”两大指标,并增加了合规性指标,反映了其更加关注执行层面运作情况的评价特征,更适合商业银行分行的运营特点,与监管当局应关注的商业银行分行的重点相适应。 (二)ROCA评价体系应用的意义和目标
1.ROCA评价体系突出了“管风险、管内控”的监管理念。该体系是风险监管理念的现实产物,充分体现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风险监管的主要原则。它重点考虑风险管理和营运控制两个方面,要求综合评价不能高于风险管理或营运控制部分的评级,突出“管风险、管内控”的监管理念,并提供了如何“管风险、管内控”的具体方法和思路。更为重要的是,ROCA评价体系的这一思路与我国银行业目前风险水平较高、内部控制薄弱的现状相适应。应用该体系,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一级分行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对商业银行全面实施监管的有效性,有利于贯彻落实监管当局“管风险、管内控”的监管理念。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ROCA评价体系是实现持续监管的有效途径。该体系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同时,在现场检查结束后或非现场年度审查时,也需要对ROCA评价体系进行复检,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组成部分及综合评价等级;此外,被评价对象突发的各类影响经营和风险状况的因素,也有可能会导致评价等级的调整,并伴随监管当局相应的监管措施,这就使得被监管对象的整体经营管理状况始终处于监管当局全面持续的监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