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1)(2)
2016-06-21 01:02
导读:(2)负债增加债务代理成本 负债产生了另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即债权人将资金借给公司使用,股东作为公司的拥有者,间接拥有这些资金的使用权,从而
(2)负债增加债务代理成本
负债产生了另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即债权人将资金借给公司使用,股东作为公司的拥有者,间接拥有这些资金的使用权,从而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不对称必然产生股东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时,股东有可能采取恶性分红的方式逃避对债权人的债务、通过扩大债务规模稀释原有债权人的权益、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一旦经营失败风险将转嫁给债权人。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特征分析
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
(1)股权结构复杂,公司倾向于股权融资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司股票被人为地分割成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流通股包括可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的A股、B股和H股;非流通股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上市公司中,非流通股占绝大部分。非流通股股东无法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出售其股票来取得收益,只能寄希望于发放现金股利或利用其他非法手段转移上市公司资金,因此对公司股价并不关心;而我国资本市场上流通股股东更多的是看重股价上扬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这样就导致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一致。
其次,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绝大部分。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国家出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往往牢牢把握着企业的控制权,国有股占绝对控股的地位,股权融资的控制权缺失成本很低。
最后,股权融资的“软约束”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上市公司偏向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没有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管理者无须考虑破产成本;我国资本市场投机性太强,操作不够规范,股价受偶然因素影响太大,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短期股价波动带来的收益而不是现金股利,公司无须过多地考虑股利政策,股权融资成本很低;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对中小投资者的有效保护,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而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资产负债率偏低、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要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公司经改组上市后,可以通过发行新股和后续的配股、增发新股等方式进行融资,其所面临的还本付息的压力相对较小。公司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保留了较多的举债能力,利用债务融资的潜力很大。
负债结构是公司资本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总体上来说,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占公司总负债的比例高达78%以上。过高的流动负债比例会使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发生变化,如收缩银根、调高利率时,出现财务困难,从而增加公司经营风险。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现实与改进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