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1)(3)
2016-08-01 01:00
导读:但是,实事求是地来看,要一步达到上述目标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有效的实施途径,在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
但是,实事求是地来看,要一步达到上述目标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有效的实施途径,在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在把握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方法发展趋势和信息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先构建一个B/S结构、主要业务参数能够完全差数化设置的系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这个系统可以允许银行在其他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前,以手工方式确定和维护各个主要参数;同时,也可以待配套系统成熟后,不用改造或者稍加改造便可以实现系统参数的自动更新。借助B/S结构,将后台管理和参数维护集中,有利于整个利率定价规则的统一,也有利于全行价格政策的传导;同时,客户经理等用户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方便地登录系统获取需要的利率定价信息。在这个定价系统中,参数设置和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他们应该综合各个专业部门反馈的信息和数据,在补充必要的成本信息和盈利目标信息后,综合决策层的意见进行调整设置,并定期跟踪、分析全行利率价格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各项业务价格的成本覆盖和盈利实现情况。业务部门在营销和业务谈判中,负责收集具体客户和业务的信息录入系统并使用系统计算得到的价格信息,在权限内决定或者得到授权后决定最终的客户执行利率。运营部门结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和系统打印的利率报价信息以及相应的审核文件,负责在银行综合业务系统中实现相应业务的利率参数设置。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一个事前的管理系统,定价系统不能完全代替绩效评估系统或者盈利分析系统。因为无论是运行操作成本,还是客户风险状况以及其他各项预先设定的参数,都可能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与事先确定的参数不一致。利率定价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根据历史情况和业务发展策略事先确定业务的价格水平,从事前管理的角度控制业务的成本和收益。定价系统可以通过绩效评估的反馈信息来不断调优,但两者间不能相互替代,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两者间的相互对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美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分析及其启示
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