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汇率安排与经济稳定探讨(1)(2)

2016-08-05 01:09
导读:俄罗斯汇率政策几经改革,汇率波动幅度巨大,经济金融动荡不定。卢布急剧贬值是对俄罗斯经济基本状况的反应,金融危机只是外在因素,俄罗斯经济日

俄罗斯汇率政策几经改革,汇率波动幅度巨大,经济金融动荡不定。卢布急剧贬值是对俄罗斯经济基本状况的反应,金融危机只是外在因素,俄罗斯经济日益激化的内在矛盾是经济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因素,金融危机挤掉了经济金融发展的泡沫成分,这对俄罗斯经济金融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⑧。
汇率制度的改革为俄罗斯外贸体制的自由化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和条件⑨。到200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8年增长了19.9%,俄经济已基本恢复到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考虑到俄罗斯宏观经济状况稳定、黄金储备量大(截至2006年6月23日达到2472亿美元),俄罗斯从2006年7月1日起取消了外汇领域的所有限制,保障卢布自由兑换。
三、欧元汇率安排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
为应对汇率频繁波动,维护欧洲货币的稳定,欧盟实行欧洲货币一体化,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经过3年的过渡期,欧元2002年1月1日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制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首要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控制通货膨胀。
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有利于欧元稳定,但自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欧元兑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同样波动不断。欧元1999年正式启动后持续走低,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999年初期的1欧元兑1.1812美元到2000年的1欧元兑0.8252美元,下跌了超过30%。经过盘整期后,到2006年欧元兑美元汇率较2000年低谷时上涨超过50%。1999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最大波动幅度超过65%,过去12个月中欧元兑美元的波动幅度超过11%(欧元兑美元汇率最低为2005年11月15日的1.1667,最高为2006年7月5日的1.2958)。
2001年欧元区陷入经济停滞,总体经济低迷,直到2004年才出现出口带动型的复苏。但带动经济增长的出口的作用受到欧元汇率不断走高的影响,包括消费和投资在内的内需不振,欧元区经济增长步伐缓慢,经济复苏艰难。欧元区无论是政界还是企业界,都要求欧洲央行下调利率放松银根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于欧元区经济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央行担心降低利率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通货膨胀加剧的危险。因此欧洲央行从2001年5月11日把欧元区主导利率(Main refinancing operations Minimum bid rate, 欧元区的名义利率)从4.75%下调到4.50%开始,不断减息到2003年6月6日的2.00%的历史低点(为多数欧元区国家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后,欧洲央行连续29个月维持主导利率不变,直到2005年12月6日调整利率加息到2.25%,这是欧洲央行2000年10月6日将主导利率从4.50%加息到4.75%后的首次加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风险,其后欧洲央行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三次上调利率,至2006年8月9日加息到3.00%。欧洲央行认为这样的利率水平能让欧元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不致引发通货膨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欧洲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欧元区经济的复苏。欧元区2004年GDP增长2%,2005年GDP增长1.3%,欧元区摆脱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投资强劲回升带动欧元区的内需,并与出口一起推动欧元区的经济继续复苏增长:2006年5月份失业率降至5年来最低;6月份经济敏感指数升至5年来新高;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创下6年来最高。欧盟委员会预测欧元区2006年经济增长率将升至2.1%。
四、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经过加入WTO的过渡期,中国经济金融正走向全面开放,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中。对外贸易的增长使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增加,200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0%,全年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1%。我国2001-2004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合计167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合计2305亿美元。2005年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018.8亿美元,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2006年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1-6月实现贸易顺差高达614.4亿美元。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导致外汇储备积累,到2006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
上一篇:新货币经济学与传统货币理论的比较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