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立足于全球化的新视角(1)(2)
2016-08-08 01:00
导读:因此, 无论是美国的贸易逆差,还是我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很大程度上都是经济全球化、储蓄配置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并不是哪一个
因此, 无论是美国的贸易逆差,还是我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很大程度上都是经济全球化、储蓄配置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单独可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在这种全新的格局下,美国当然是最大的得益者。许多人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公平的状态,也是一个不均衡的状态;也有不少人一直认为这种状况迟早会有大的调整,但是从目前的趋势看,从全球化的大视野看,这种状态可能是不公平和不均衡的,但是可能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可能持续的。这种状态可以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如果没有出现大的冲击,这种状态从目前的趋势看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我国可能会看到,美国的贸易逆差也预计不会那么迅速降低,我国的贸易顺差估计也不会那么快下降,无论我国还是美国,单方面的行动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这种格局。
近期在美国考察时了解到,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一个金融机构主办的内部研讨会上说,美国乃至全球的低物价格局何时可能结束,有待于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基本完成了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从这个角度考察中美贸易逆差变动,也是一个有参考价值的视角。
二、扩大内需应是我国化解升值压力的政策重点
对美国来说,之所以出现贸易逆差是因为宏观经济层面的储蓄率过低,必须要吸收外部的储蓄来平衡其国际收支。如果美国要想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内部必须要做结构的调整,比如提高储蓄率,进行结构化的改革,提高经济的效率及竞争力,这一点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很痛苦的。因此,美国面临的选择是:第一,自己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达到平衡;第二,寻找“替罪羊”,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定”选中的是日本,现在选择的是中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帮助美国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美国的国会议员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缓解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减缓调整美国经济结构中低效率、没有竞争力的部分,实际上作用非常有限。我国的工人工资是美国的数十分之一,即使如美国一些政客所呼吁的那么大的幅度进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不可能实现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够替代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或者说,即使人民币升值达到美国部分政客的预期,美国的贸易失衡也还会相当大。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关系营销理论战略性研究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