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监管与金融中心建设(1)(2)

2017-04-21 01:00
导读:相反,如果金融监管过严,利率、汇率等杠杆缺乏灵活性,则会妨碍金融业的自由化发展,抑制金融中心的形成。台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即提出构建“远

  相反,如果金融监管过严,利率、汇率等杠杆缺乏灵活性,则会妨碍金融业的自由化发展,抑制金融中心的形成。台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即提出构建“远东金融中心”的设想,并以实施“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作为建设金融中心的指导方针。但事实上,台湾的金融财政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过度管制已淹没了金融自由化的目标,直到今天中央银行仍习惯于用行政直接干预的做法调整银行利率,新台币对美元的汇价也受到明显的干预。这是台湾建造西太平洋金融中心的构想至今未能如愿的重要原因。
  从成本收益上分析,相对于无效或低效的金融监管,有效金融监管虽然增加了金融监管的成本,但有效的金融监管提高了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金融资源的聚集,产生了金融的规模经济,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效的金融监管降低了金融系统的无效或低效运行,降低了产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某一地区金融系统的运行成本,产生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金融系统运行成本盆地”。这必然会引起其他地区金融资源向该地区的流动,从而形成金融中心。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金融约束向金融自由化的渐次过渡
比较金融体制与我国现阶段的选择
上一篇:“有限理性”内涵辨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