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结构-为--绩效”分析(2)
2017-08-05 05:33
导读:由于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存在,使得新兴银行从一开始就注重按照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确立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基本上都建立了
由于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存在,使得新兴银行从一开始就注重按照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确立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基本上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发展的行为目标指引下,利用竞争手段开拓市场,其行为特征的市场化和竞争性远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甚。
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行为首先出现在新兴银行间,1999年3月中国光大银行整体收购原中国投资银行29个分支行的137家同城营业网点。这是中国银行业首例两家银行机构真正按照商业原则进行转让、重组的并购行为。这些都表明新兴银行已开始考虑运用并购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拓展业务空间,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正是由于具备这些优势,新兴银行克服自身所处的不利环境,初步打破了中国银行业国有独资银行高度垄断的状态,并以优于国有独资银行的经营业绩确立了竞争优势。另外,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在掌握本地信息方面更具有优势,经营也较为灵活,适合对地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因而已成为地区性银行竞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垄断者的国有独资银行和加入者的新兴银行都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的参与竞争,随着新兴银行的壮大,竞争的程度也在扩大。因此,我国银行业的高集中度并没有抑制市场的竞争行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