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证券市场金融创新探析(1)(2)

2017-08-13 01:54
导读:从中介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的角度来看,创新的动因相对复杂一些, 因为证券公司在证券市场运行中扮演了不同功能的角色。一方面, 证券公司作为融

从中介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的角度来看,创新的动因相对复杂一些, 因为证券公司在证券市场运行中扮演了不同功能的角色。一方面, 证券公司作为融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 金融创新要保证两者之间处于比较公平的地位, 因为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创新的成败; 另一方面, 证券公司还可以作为市场某些金融产品的供给者, 提供相应的服务, 如对衍生金融产品的开发等, 而这些产品与作为供给者的公司及政府机构只有比较间接的联系。
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 金融创新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从交易所监管层次来看, 其进行的金融创新可能与融资者、投资者和证券公司都有关系, 如对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标准的适时调整就有这方面的作用。从政府监管层次来看, 其所进行的金融创新更多是与国家经济安全( 杨如彦, 2005) 以及制度和体制相关的宏观问题, 显然会涉及市场其他参与方的利益, 特别是在政府监管比较严格的国家如中国这类新兴证券市场国家, 政府的作用十分突出。
( 三) 证券市场创新动因和能力的非对称性虽然证券市场上述四个方面的参与者都有金融创新的动力, 但是与创新能力并不对称, 只有证券公司和监管机构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就导致在证券市场金融创新活动中, 首先能够得到满足的是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的需求, 其次才是投资者和融资者两者中相对强势群体———融资者的需求, 最后才可能是投资者的需求。事实上, 这种创新动因与能力的非对称性及其导致的问题,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二、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的特点
( 一) 证券市场金融体制与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体制与金融制度的创新, 是由金融监管当局按照金融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变革。金融体制与金融制度的创新, 实际上首先是金融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不断改革和调整, 如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的演变就非常明显地表现出与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相吻合的特点。其次, 金融业作为一个包含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范围非常广阔的部门, 其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金融创新是对不同行业联系的方式进行调节并达到整体效能最优化的过程。最后, 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为其他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制度环境, 是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在证券市场上, 金融体制与金融制度的创新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这是因为: ①证券行业相比其他金融行业的发展时间要短, 经济实力显得相对薄弱, 其发展必须有更加完备的体制和制度作保证。②证券业是创新最为密集的金融行业, 其发展的成败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够适时创新,宽松和适宜的体制和制度环境尤为重要。③在融资证券化趋势不断强化的背景下, 证券业的渗透力量在不断增强, 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和体制来促进金融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实际上, 中国证券市场由于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创新的不足, 不仅使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的自律性功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且导致证监会等行政机构执法成本高昂, 惩处缺乏威慑力, 处罚结果执行难( 张育军, 2003) 。
( 二) 证券市场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包括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和行业外部的竞争的环境下, 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 就是证券公司形成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 证券行业形成合适的产业组织结构。以美国证券市场为例, 不同规模、特点的证券公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业务构成和内部组织结构, 证券公司行业形成垄断竞争的格局。
相对而言, 中国证券市场组织制度的创新仍然显得落后, 主要的表现是: ①集中度偏低, 过度竞争明显; ②资本规模较小, 规模经济效应不高; ③产品差异化太小, 券商间业务雷同, 无自己的经营特色;④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较高( 陈晓舜, 1999) 。虽然中国证券公司组织制度的创新一直朝着两个方向推进, 一是成为大金融集团控股的子公司( 如光大证券、申银万国证券都是光大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 二是组建成证券控股集团( 根据业务需要分别成立投资银行、经纪业务、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等子公司) , 以及近几年来管理层对创新类证券公司给予各种政策优惠, 但这些努力的效果并不突出( 栗新宏, 2004) , 或者说至少还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可能得出更明确的结论。
上一篇:论金融稳定政策工具和制度体系(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