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产权无关论(1)(2)
2017-08-13 02:52
导读:二、对产权改革理论的批驳和产权改革无关论 银行改革的产权无关论起源于郎咸平教授在《新财富》上发表的文章。郎咸平(2003)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论
二、对产权改革理论的批驳和产权改革无关论
银行改革的产权无关论起源于郎咸平教授在《新财富》上发表的文章。郎咸平(2003)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论证银行的经营效率与其产权结构无关。他收集了全球78个国家958家银行的股权结构和经营利润方面的数据,发现两个事实:(1)这些上市银行中,大众持股比例是最低的(15%),国家持股比例是最高的(25%);(2)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的国有股比例、国外金融机构的股权大小以及国内金融机构的股权大小都与银行的绩效指标——股本回报率无关。最后得出结论:银行改革与产权结构无关。
产权改革无关论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攻击。对该观点的批判集中在两个方面:(1)产权无关论在理论上没有依据,主流的观点从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出发,认为现有的产权结构必然会导致国有银行高的代理成本。在这样的理论层次上,产权无关论还没有任何的论述。(2)产权改革论者批判产权无关论学者的出发点。认为他们代表现有产权制度得益者的利益,从而丧失了中正立场。
本文对产权改革无关论的支持主要是在理论上,希望能够形成对郎咸平教授的实证分析的补充。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