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之道——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研究(1)(2)
2017-08-13 06:33
导读:这显示出中国居民的财产高度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特别是房产和储蓄存款,而这两种财产形式也是最典型的保守型的理财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

这显示出中国居民的财产高度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特别是房产和储蓄存款,而这两种财产形式也是最典型的保守型的理财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很多投资理财工具还没被广大居民所接受,另一方面是因为居民的专业知识欠缺,很难自己投资其它金融产品。但是,资产和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财产上,资产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对冲,会承受比较大的风险,或者难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借助专业的理财服务来投资于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分享经济的增长和规避风险的潜在需求是很大的。 第三,从中国富裕阶层的崛起和发展来看,根据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公司(Cap Gemini)2004年联合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04”(World Wealth Report 2004)显示,2003年,在中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裕人士的数目为23.6万人。而这些富裕人士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9690亿美元,在亚洲,印度以22%的增速排名富裕人士增加最快的国家,中国以12%的增速排名第二。专家认为,富人的财富规模越大,他们对分散风险的需求也就越大。单一的投资方式很容易把他们的财富暴露于风险之下,他们需要多种投资手段和产品来保证他们财富的增值,而限于时间、精力以及专业知识,显然他们迫切需要专门的理财服务。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认知和定位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国内是一项新兴的业务,也是当前商业银行致力发展的一项业务,各家银行都希望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上,使自己能够走得更靠前一些。要想站得高、走得远,银行首先应该谅解目前国内理财业务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对理财业务的认知,然后再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抢得这个新兴业务的制高点。 由于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理财观念也较为保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开展也较为滞后,加上政策上的限制,理财产品和服务还较为缺乏,因此,不管是国内居民,还是银行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他们对于理财业务的认知程度都还比较浅,具有局限性,他们观念中的理财业务和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开展的理财业务还有相当大的差异。银行-[飞诺网FENO.CN]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那么,对于大多数的国内居民,甚至银行从业从业人员来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三种层次的认识: 第一种层次是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等于商业银行推出并销售的本外汇理财产品。这种认识应该代表了当前很大部分居民以及银行从业人员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认识。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都各自推出自己的本外汇理财产品,而外资商业银行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对它们开放的个人业务仅限于外汇业务,还不能从事代理保险、国债、证券交易或开设基金公司,故而,外汇理财产品也成了国内外资银行个人理财的主打产品。目前各种本外币理财产品要求客户把一定数量以上的钱购买理财产品,而在一定时期之后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很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购买本行的理财产品,甚至或明或暗地向客户担保一定的收益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种外币或人民币的理财产品成了一种变相的存款。如果银行又保证了比同期定存更高的收益率,那更是成了“高息揽存”的一种变种形式。 第二种层次是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等于包括了活期、定期存款、银证通、银基通等功能的综合理财账户。在国内,以招商银行“一卡通”为代表的综合理财账户的推出,为居民管理自己各种形式的金融资产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直接把综合理财账户等同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则失于片面。综合理财账户只是一种理财渠道和工具,只是把客户的各种形式的资产集中到一个账户上来方便管理,但是,如何来管理,如何使其实现增值,却未能得到适当的建议,未能体现理财业务的“如何打理”的功能。 第三种层次是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等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中心。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兴起,许多银行纷纷在城市的中心地段设立理财中心,无论是外资银行如荷兰银行的“梵高理财中心”,还是中资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设立的以个人命名的 “理财工作室”,都是意欲通过这种贵宾理财中心来体现其服务的专业性和专属性。但就国内一些城市的理财中心或者贵宾理财室而言,由于银行本身能够提供的产品有限,以及工作人员本身专业水平的局限,这些理财中心经常沦为银行推销本行推出的本外币理财产品、代销的基金,以及拉存款的“谈判室”。如果客户观念中的“理财中心”等同于这样的“谈判室”的话,则客户所认知的理财服务也将成为“拉存款大户”的一种业务,理财中心将不能成为引导客户理财理念的一种体验式的场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了。 那么,比较合理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定位和服务内容应该体现出哪一些特征呢?根据对国际上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在以下几点上: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