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2)

2017-08-15 01:42
导读:3 美日利率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3.1 美日两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况 (1)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利率市场化是在高利率背景下以资金大规模地向自

3 美日利率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3.1 美日两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况
  (1)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利率市场化是在高利率背景下以资金大规模地向自由利率的金融商品市场流入为突破口的,是一个典型的发达金融市场逐渐向政府管制“倒逼”的案例。其主要特点是为规避管制,银行业通过发掘法律漏洞,不断创新出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业务。1980年美国会通过了《放松对存款机构的管理与货币控制法》,并设立了专门委员会负责调整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在该委员会不断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时,美联储也逐步废除了有关利率管制的规章制度,到1986年完全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2)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日本利率市场化是在为刺激需求,摆脱经济低迷状况的背景下以国债利率为突破口的。其最直接的动力来自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驱使政府逐步放松利率管制,承认创新的合法性,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日本利率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实行国债交易和发行利率的市场化,接着丰富短期资金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并扩大交易规模,实现银行间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上大额交易品种的市场化,最后将市场利率从大额交易导入小额交易,到1994年10月,日本放开全部利率管制,实现了利率完全市场化。

下一页

上一篇: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