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全能化经营及背景探讨(3)
2017-08-30 03:40
导读:3.金融创新的推动 当代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愈来愈模糊不清,金融机
3.金融创新的推动
当代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愈来愈模糊不清,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呈现自由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新趋势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分业经营的管制失去了效力,各国金融当局不得不
放松管制,使得跨国银行的经营业务扩展到非银行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开始经营过去主要由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的债务发行信托咨询保险等收费业务,并且还开始经营一些与普通银行无关的经营业务,如国际租赁国际现金管理国际投资管理,有的跨国银行甚至从事出口信贷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为跨国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跨国银行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而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业购并浪潮呈现出新的特点,金融购并不再是简单的同业合并,而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跨行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购并,更加快了国际银行向全能化经营迈进的步伐
金融创新被看做是21世纪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交易网络化交易集约化业务综合化监管国际化,将成为金融创新未来发展特征
4.金融监管变革的作用
金融市场一体化尤其是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应随着全能化经营而发展因此,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统一由一个机构来监管的单一监管体制也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金融当局从提高本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发,也开始着手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把多个各自为政监管机构改革为合并组成一个监管机构;关于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经营范围等规定也得到一致放松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银行业加强调整兼并合并和金融创新已使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发生根本改变这样,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与金融业由分业向全能化经营的趋势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金融国际化金融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伴随着这些客观结果连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金融全能化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趋势全能化经营的发展背景本身就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尤其是信息化和自由化是其中关键——信息技术对于金融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为全能化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自由化则为全能化经营在制度领域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同时,全能化经营作为金融企业的组织经营方式,不仅涉及到宏观背景环境与制度,而且也关系到微观金融主体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微观经营环境因此,宏观与微观的共同影响是全能化经营的第二个特征,从这个角度讲,任何金融组织的全能化经营决策都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戴淑庚.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J].科技与经济,2004(3).
[2] 徐岚.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与金融资源的配置[J].世界经济,2000(6).
[3] 沈菀.美国金融业:混业,分业,再混业[J].上市公司,2000(1).
[4] 夏斌.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 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6] 石建勋,历咏.试析加入WTO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