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2)
2017-09-10 03:14
导读:(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个上市公司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都会面临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 面对市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个上市公司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都会面临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 面对市场条件下的各种风险,首先,上市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只有意识到了风险,才会主动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其次,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等风险逐步增大,因此,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三)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在我国长期以来,内部控制一般是作为企业的内部事务,由
企业管理当局来制定。这种做法可以使各企业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但由企业设计的内部控制机制权威性差,在实际运作中执行情况往往不佳。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有关力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建立一套内涵与外延统一、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并发布准则或提供指南,使企业管理当局在设计内部控制时有章可循。
(四)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高效快捷的信息沟通系统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建设: 第一,确保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渠道通畅。公司管理当局应向全体员工发出各自的控制职责必须得到认真履行的明确信息,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自的信息传递对象、、方式和渠道,以便信息能按既定的路线和层次准确、有序传递。 第二,完善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渠道。员工们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到一些关键性经营问题,因而他们总是最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要使这些信息能及时反馈给管理层,就应当建立一个开放和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确保及时报告和解决各种例外情况。
(五)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第一,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我国上市公司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可采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双层领导模式”。具体做法是:在董事会下设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在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其开展的审计业务,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监事会的指导;对于其行政方面的内容,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的模式相对独立性较高,在业务处理上也有较强的权威性,能很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第二,对内部控制实施强制审计。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我国应对其内部控制实施强制审计。在上市前三年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过关性审计,要求拟上市公司必须接受;待上市后在年度审计中还必须继续接受内部控制审计。 「」 [1]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王利平。管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佟成生,梁力。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J].上海,2003,(06)。 [4]陈柳钦,姜瑾。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机制的完善[J].
石河子大学学报(社会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