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股改的市场定位分析(2)
2017-09-11 06:24
导读:(二)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不平衡 目前农业银行机构数量为24900余个,员工达到45万人,其中60%的机构和超过50%的员工都在农村,远远大余其他三所国有银
(二)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不平衡
目前农业银行机构数量为24900余个,员工达到45万人,其中60%的机构和超过50%的员工都在农村,远远大余其他三所国有银行的数量。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将成为一所股份制商业银行,追求的是股东收益最大化,赢利性原则会成为其追随的首要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作为低效产业,决定了农业信贷的高风险、低收益,必然使农村金融市场薄弱,管理难度增大,导致农业银行农村业务的低收益甚至亏损。农业银行在农村的大规模的人员和机构必然使其在农村的业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不能有效地将资金投入收益相对较高的城市地区。农业银行内部的资料也显示,农业银行在中西部相当部分县域的分支机构是以自身亏损为代价的。到2005年底,农业银行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支行亏损面高达34%。为了弥补这种亏损,农业银行建立了内部转移支付机制,通过转移支付,城市行的部分盈利用于帮助农村行消化历史包袱,东部行不断加大对中西部行的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提供了有利的资金支持。但是这严重违背了资本追逐最大化收益的本质,从股份制商业银行出发,资金应该从低收益地区流向高收益地区;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从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而实际上却是一个相反的过程:资金流向农村。
(三)点多面广,经营环节多,管理链条长
农业银行在所有金融机构中拥有最多的营业机构,与其他专业银行相比,农业银行的网点多,战线长,规模经营效益低。由于改革之前农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不是从经营要求出发,按照经济效益原则,而是按照行政区域框架设置,机构体系仍为市、县、乡层层设置,机构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且功能单一,成为农业银行网点营运、核算、网络三大管理的包袱。由于过长的网点战线、过宽的覆盖范围,给农业银行的有效监管和服务造成了困难。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曾使农业银行不断撤离农村地区,其撤并数目将近一半,在全国不少地方县以下,农业银行完全撤消了网点,但至今农行的营业机构仍达24900多个,并且60%在农村。截止2006年3月末,仍有机构网点2.8万个,在岗员工47.7万人。农业银行的机构数量相当于工行的1.46倍、中行的2.74倍、建行的2.13倍,员工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农行已明确“服务三农”,这就意味着,为了不断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未来其“点多面广”的局面将会有增无减。与其它几家国有银行相比,农业银行的经营环节明显要多,管理链条明显要长。因此,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难度也明显要大。尽管农业银行最新表态不会继续裁员,但是,员工绝对数量的冗余和人力资本的相对贫乏,已是农业银行基层网点的普遍问题。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农业银行农村定位的初步探析
中国加入WTO的五年适应期已经结束,中国金融市场全部向外资机构敞开,银行业激烈竞争的格局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展开。我国国有银行将面临金融机构竞争力,金融风险防范,人力资源竞争,金融监管等一系列挑战。根据条约规定,我国将开放包括人民币业务在内的主要金融业务,开放的范围也覆盖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享有国民待遇权,即与我国银行享有同等的地位与权利。这无疑是对中国银行业的一次冲击。竞争与机遇并存。在竞争中谋生存,在机遇中求发展,这应该是中国农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探索具有“农”字特色之路所遵循的根本规则。外资商业银行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其业务经营的中心城市和地区大多定位在东部沿海以及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因为经济发达地区有着较高的资金收益率,所以这意味着沿海地区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国有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也存在着潜在的竞争压力。然而,作为具有传统农业农村特色的中国农业银行,有着先天立足农村经济的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地规避激烈竞争所带来的风险,走出一条带有明显“农”字特色的农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