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际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汇率政策取向(3)

2017-10-02 06:47
导读:与此同时,加快调整原先控制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制政策。统筹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市场策略与海外经济取得互利共赢的

  与此同时,加快调整原先控制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制政策。统筹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市场策略与海外经济取得互利共赢的局面。当然,这种调整仍应服从于整个资本帐户逐步开放的战略,放松企业“走出去”管制绝不能简单等同于资本管制的完全放开,要防止人民币预期发生反转时,国际游资利用制度漏洞的大量外逃。
  第四,要确立放慢海外上市节奏,积极本土资本市场的战略安排
  虽然我国是全世界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国内市场的不完善,资金的低效、不合理分配,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无奈之下不得不借助国际金融市场筹资。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不是金融发展的长期战略。因为海外上市筹得的外币资金在外汇市场转换成人民币后投入使用,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不但使我国加大了储蓄的盈余,承担了额外的汇率风险,削弱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为大国战略的实现必须有大国资本市场的配合,上还未出现一个大国经济的发展依附于另一国家资本市场的现象。而且,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制中,国人已经承担了大量的改革代价,但如果国人不能享受改革收益的回报岂不是怪现象?而且,只要处理妥当,让国人享受改革成果的回报,不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初衷。因此在当前,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和健全我国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近期的策略安排,一是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企业的海外上市(当然仍不排除在境内改善对其的相应融资环境);二是在国有大银行上市筹资中,面对是否“贱卖”的争论,最好的办法,尽快发展境内私人股权基金作为第三方,与境外投资者竞争入股,包括筹集外汇资金入股;三是在支持、调控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房地产信托基金,相关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实现“与其放任不管海外的REITs,不如发展中国的REITs”。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第五,进一步运用好货币对冲操作手段
  针对中国近期出现“松货币、紧信贷”局面,信贷增速在下降,但市场货币宽裕,货币市场利率不断走低,对冲成本下降,而且鉴于间接融资为主格局变化的缓慢性,对充分关注中国经济2006年下半年乃至2007年经济周期中可能出现下滑的中国中央银行来说,提供了进一步运用好货币对冲操作的空间。中央银行对冲操作手段的灵活运用和经验的积累,将有助于中央银行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目标的实现。
  第六,增加双边贸易协定,提高亚洲区内货币的结算功能
  近十年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区内贸易比重越来越高,但即使是纯粹的区内贸易,其结算货币主要使用美元。在各国基本盯住美元的结算货币安排下,有助于降低各国之间的汇率波动,有利于区内贸易的发展。然而随着区内各国汇率与美元的固定关系弱化,无序的浮动并不能保证各国间汇率的稳定,不利于区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中国已与大多数东亚国家建立了双边贸易协定,完全有余地进一步扩大与亚洲其他国家建立双边贸易协定,并推广到多边、区域贸易协定,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区内贸易中的结算功能,或者如本文最后所述,进一步探讨东亚货币体系的安排,减弱美元汇率不稳定的负面影响,这是保持人民币在体现市场供求原则下保持基本稳定的另一战线上的重要思考。
  第七,更重要的是应长期坚持并积极落实内需主导战略
  世界经济史和大国兴衰史可以发现,内需主导战略是大国经济的基本制度安排。内需主导并不排斥适度保持一定程度的外需,内需主导并不是简单支持一时过度的投资增长。内需主导是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总体关系而言,是基于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趋势,为保持世界经济的基本平衡和中国经济自身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基于世界经济史中大国兴衰史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一项大国战略安排,是和平崛起的需要和必然。因此,确立内需主导战略,构筑经济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的历史时期一项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通过落实内需主导战略,统筹解决国内收入分配、投资与消费、经济开放与安全等重大经济。减少中国“和平崛起”中国际的摩擦与噪音。如何落实内需主导战略?反思中国的内需不足,有各方面的原因。
上一篇: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