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管理思路的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2)
2017-10-04 02:05
导读:二、银行业务项目风险评价 风险识别仅解决了项目有无风险事件的问题,而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后果和影响范围的大小,以及所考虑
二、银行业务项目风险评价
风险识别仅解决了项目有无风险事件的问题,而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后果和影响范围的大小,以及所考虑的全部风险事件对项目实施的总体影响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分析,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价。项目的风险评价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对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事件的后果和影响范围以及项目中整体风险对项目成功的总体影响进行分析、排序或衡量,以最终确定项目总体风险或其发展趋势的过程。广义上的风险评价包括收集数据、建立风险模型、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4个步骤。
(一)收集数据。通常数据的收集包括:风险管理计划,已识别的风险,潜在风险及风险征兆和项目历史信息等。例如:对于银行信用风险评价首先要测算企业或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参数,如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有效期限等。
(二)建立风险模型。在取得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模型,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的结果给出明确的描述。风险模型又有风险概率模型和损失模型之分。在模型中,通常需要确定数据的精确性、评价指标及风险概率。如信用风险模型大体有基于历史数据途径和市场途径两大类,具体包括:KMV、CreditMetrics、CreditRisk 、Portfolio View模型等,我国银行必须消化上述国外模型,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开发适合我国银行业务风险计量模型。
(三)风险计量。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银行业务项目各个阶段的单个风险进行排序或衡量,内容包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后果严重程度等的估计。随着各类复杂的金融工具日益增多,一些银行风险计量系统被开发出来并逐渐普及,为金融机构评估其特定的风险敞口起到了辅助作用。同时,也使银行得以从资产组合的角度管理风险,将风险敞口结合到机构整体战略和风险概况的背景中综合考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对银行面临的所有主要风险都应持续、准确计量,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尽管有些风险只能近似估计,还有一些风险随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但对银行的主要业务风险点还是必须基于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明确估计。健全的风险计量系统应能持续、准确地辨识那些有可能给银行带来负面冲击的事件或市场行为。
(四)风险评价。狭义的项目风险评价是分析各风险之间的联系,并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对项目成功的影响或影响趋势,内容包括: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分析,风险的起因和可控性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及风险级别。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风险计量的结果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例如:从1999年始,我国已经开始试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法将贷款风险管理增加了量级并提前预警。银行可以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适时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并为确定和处理风险贷款提供依据。 三、银行业务项目风险应对
经过项目风险识别和度量确定出的银行业务项目风险一般会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项目整体风险超出了银行能够接受的水平;其二是项目整体风险在银行可接受的水平之内。对于前者,至少有两种基本的应对措施:一种是当项目整体风险超出可接受水平很高时,应该立即停止项目或取消项目;另一种是当项目整体风险超出可接受水平不多时,由于通过主观努力和采取措施能够避免或消减项目风险损失,所以应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通过开展项目风险监控落实这些措施。对于银行业务项目风险应对措施主要有:
(一)风险回避。虽说银行是靠经营风险而获取收益,但风险与收益是正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存在是银行业务风险存在的必要条件,风险回避就是通过回避银行业务风险因素,从而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或不确定性。这是从根本上放弃有风险的银行业务项目,从而避开风险。例如:对于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或个人,银行坚决不给予贷款。但由于风险回避措施通常同时放弃了从事该项活动带来的利益,故采用风险回避措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用于一些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可控性比较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