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征对比研究(2)
2017-10-04 05:36
导读:综合中国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对于这一命题的研究,中国学者往往多角度展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这些研究对于识别和遏制财务报
综合中国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对于这一命题的研究,中国学者往往多角度展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这些研究对于识别和遏制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发生,指导和保护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中国对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研究与国外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方法多为规范研究,实证研究较少,个案研究较多,综合性的统计分析较少。
三、样本与指标的选择
本研究样本所使用的相关数据资料分别来自: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网站(www.crsc.gov.cn)上的处罚公告;国泰安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和色诺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新浪、雅虎等财经网站。通过收集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网站的证监会公告中的处罚决定(2004—2007年),并经过合理的选取和剔除,最后确定了51家舞弊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取得所需要的关于这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的数据并使用EXCEL分类建档保存。
有关研究样本的选择标准如下:(1)本文重点考察每家公司在舞弊当年、舞弊行为发生前一年和前两年的财务数据,分别用(Fraud Year,Fraud-1,Fraud-2表示)。其中,舞弊当年定义为以证监会处罚公告里面所宣称的首次舞弊行为所在年度。公司数量为:Fraud-2 有29家,Fraud-1有35家,Fraud Year也有35家。(2)由于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与年度报告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剔除了中期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只选择年度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
为了在我们后面的研究中,控制外部环境和行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选择舞弊样本的同时,还选择了35家非舞弊公司,组成控制样本。控制样本的选取采用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确定每个舞弊公司舞弊当年的年度、所属的行业和当年年末的资产总额;其次,选取与舞弊公司同年度、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最后,在与舞弊公司同年度、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选取当年与舞弊公司资产总额最为接近的那家上市公司作为控制公司。这些与舞弊公司同年度、同行业、资产规模相似的控制公司组成了控制样本,通过将舞弊样本与控制样本相同年份的数据比较,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检验舞弊样本的特征。
大学排名
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指标很多,我们没有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而是采用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系统性的描述,如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款项占总资产的比重等描述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资产质量的变量。还选取了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变动的财务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总资产的增长率、毛利率的变动等。具体指标详见表1。
四、研究样本与控制样本的财务特征比较
我们将研究样本与控制样本三年数据的均值与T检验结果值放在以下表格中加以分析。
首先,从Year-2年到Fraud year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越来越多,Year-2年只有一个,Year -1年有四个,到了Fraud year年就有八个之多,一方面说明财务指标值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舞弊样本公司财务状况恶化,一般舞弊公司在实施舞弊前,都会有一些财务指标偏离正常值,如应收账款占资产的比重、固定资产占资产的比重等,这些指标对舞弊的发生起到一个很好的预警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舞弊公司采用舞弊手段后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没有恢复正常,主要表现为舞弊那年的显著指标急剧增加,说明舞弊公司的舞弊成本通常是很高的,即实施一两次舞弊后并没有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好转,公司可能继续舞弊下去。 然后,我们具体地比较一下舞弊样本与控制样本每一类指标的不同点。
1.盈利能力指标:与控制样本相比,五个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都是在舞弊发生的前两年的数值高于控制样本的数值,而到了舞弊发生的当年都低于控制样本值。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舞弊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明显低于控制样本。舞弊当年的每股净收益均为-0.17元,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明显低于控制样本的0.18。其他指标虽然都低于控制样本但都没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在舞弊发生前两年时间里样本公司与舞弊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待舞弊发生时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已不如从前,为了保持以往的业绩,公司选择了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