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中的行为金融分析(3)
2017-10-06 01:23
导读:(三)上市公司的报表治理 赵宇龙(1998)、陈晓等(1999)对上市公司所作的发现,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赵宇龙和王志台(2000)研究发现股票
(三)上市公司的报表治理 赵宇龙(1998)、陈晓等(1999)对上市公司所作的发现,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赵宇龙和王志台(2000)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具有“锁定效应”。这说明投资者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但是,投资者并不能“看透”财务报表。在实际工作中,投资者通常根据公司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利润对股票进行心理定价,根据其盈余水平和未来变动趋势判定当前及未来企业的经济价值并据以做出投资判定;债权人根据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产规模确定对企业的信用规模,判定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政府部分则根据企业的利润产生情况制定不同的财税政策,扶植企业发展。 既然会计盈利可以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计量指数,并对公司股价形成产生影响,那么公司治理当局选择盈利治理或称“表露治理”就会成为必然的选择。公司的盈利治理并不增加企业的实际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会计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值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的时点控制等都是典型的盈利治理手段。 综上所述,中国现阶段资本市场为行为素材的采集和研究提供了机会,将丰富行为金融的理论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选择、股息政策确定和信息表露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有悖于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行为模式,根源于与转轨经济密切关联的制度设计缺陷、市场低级阶段的治理约束和弱势有效市场的治理者行为选择“”所决定。在现代理财理论基础上考察公司理财中治理者的行为倾向和选择,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熟悉现实市场,根本地,价值回回应该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线;对于政府治理当局,把握上市公司决策行为,有针对性地调整体制偏差、完善法规、实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
「」 [1][美]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蔓。实证会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赵宇龙。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沈艺峰。会计信息表露与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1996,(1)。 [4]《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操纵实务》课题研究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操纵实务[M].北京:中国贸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