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医疗事业现行财务制度的建议(2)
2017-10-06 02:54
导读:上述现象也束缚着医技人才活动,调一名医师到下一级医院往工作难上加难,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如街道医院和公社卫生院高级医技人才极缺乏,有些市和
上述现象也束缚着医技人才活动,调一名医师到下一级医院往工作难上加难,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如街道医院和公社卫生院高级医技人才极缺乏,有些市和医学院管的医院中则主任医师过多,而调不出往,长此以往,基层医院难以支撑下往,上级医院任务过重,压力过大,将更严重。
⑤由于医疗单位基本上是供给制式的财务制度,医疗器械和医院设备产品的分配也基本上是供给制式的,各医院没有多少选择采购的余地,特别象X光机这类大型产品,实际上是同一分配的,不管质量好坏,先进和落后,给什么要什么,这就相对地减轻了生产单位进步产品质量、研制和生产新产品的紧迫感。
上述现象证实,医疗事业的财务治理制度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上海在执行今年仲春二十七日国发[81]25号文,批复卫生部《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题目的报告》的试点中,有一些不同的议论。概括起来是:
(1)医疗是社会福利事业,国家根据财力可能和实际需要拨款;
(2)可以改变收费办法,但折旧比率和本钱核算的标准分歧较大,在收费标准上争论不休;
(3)改变公费、劳保医疗收费后,单位多支的部分经费由何处支付为好?
(4)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的经济治理体制和制度要不要改变。
我们从有关省、市了解到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这里有一个题目,即什么是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事业要不要经济核算?社会福利事业的范围很广,从宏观和广义上讲,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科学文化、国防和各种服务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都可以说是社会福利事业。我们通常讲的职工福利和医疗事业,是指特定范围内的职工福利和社会福利事业,这些职工福利和社会福利事业,又是同整个国民经济联结在一起的。这当中同样有个公道分配和经济治理题目。特别是医疗事业,它不仅有脑力劳动的消耗,更大量的是设备、物资、材料的消耗,这些消耗和补偿,必须是相应的,否则就会失调,就会有损失。这当中也有个“简单再生产”和更新、进步与发展的题目。有些同道以为,医疗事业财务治理上的改革是“多余”的,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加以反对,其根源是把医疗服务,即社会福利事业与经济治理对立起来了,以为既然是福利,就不应该经济治理,似乎有了经济治理就不是福利事业了。这是一种错觉。办医院和办其他经济事业一样,都应实行经济治理,凡是收费的事业,都应有本钱核算,没有本钱核算“收费”的依据和标准从何而来?又怎么能管好事业?管不好事业,花钱多,办事少,又将影响福利。因此,不应把“福利事业”同本钱核算、按标准收费对立起来。在现行医疗事业经济治理制度下医院还能继续开办,而且据 些财务内行同道讲,医院“并不亏本”。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象,各医疗单位是在挤固定资产和设备,本身存在着“危机”。这一、二年中所谓的结余是该开支的不开支,不可以赚的钱赚了,为了发奖金的一种账面结余。真实情况是这些收包括财政补贴在内还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我们不能设想让已经发展到这样规模的医疗卫生事业,直到“耗光用尽”再往解求危机,在我们看到它的危险的时候,就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把题目解决在前边,让它继续健康地发展下往。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那么,医疗事业的财务应如何改革?看来实行本钱核算,全额收费,原则上由各医疗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制度,是可行的。这里说的本钱核算,可以包括职员工资在内,也可以在国家包工资的条件下核算,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优越性是早已证实了的。在“***”前,上海市近百家集体所有制街道医院实行这种财务制度。他们同公立医院执行相同的收费标准,职工享有高于公立医院的福利待遇(每年可发两个月均匀工资的奖金),也不要国家的财政补贴,不但总的没有亏损,他们还增添了不少医疗设备(有的新造了医院用房),增加了医疗项目,进步了医疗质量,改善了服务态度,到一九六六年止还结余了一千六百多万元,这是其它医院未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