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政扶贫资金治理的思考(2)
2017-10-06 06:53
导读:2、强化项目操纵,建立完善严密的运行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项目库储备和申报、审批制度,对扶贫项目实行计划治理,凡是纳进项目库的项目才可审批审
2、强化项目操纵,建立完善严密的运行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项目库储备和申报、审批制度,对扶贫项目实行计划治理,凡是纳进项目库的项目才可审批审报,对一经确定的扶贫项目不能随意高调项,如确需调整,必须经上级业务主管部分进行审批。每个项目的申报必须有项目内容和辐射带动贫困户作为申报、审批的依据。二是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项目运行程序,分别从前期预备、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账目处理和回档立卷五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三是根据不同项目,研究制定严密的检查验收程序,实现县建档、乡建簿、村建册、户建卡的规范化一条龙治理。
3、实行部分联动,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坚持扶贫项目及资金集体审查决策,项目资金***使用的同时,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自下而上,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资金划拨、使用监视治理机制,由计划、财政、扶贫、审计、农行等涉农部分、相关乡镇及施工单位、群众代表参加,对扶贫资金实行动态治理,定期进行跟踪检查、逐项审计,杜尽资金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转换机制。首先,强化基础,狠抓扶贫培训。通过组织专家培训,选派骨干、种植大户外出,与科研院所联姻等办法,进步科技职员、村组干部和专业大户的科技素质、业务水平。其次,推进科技承包,完善经营机制。对项目承担单位实行科技承包,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以奖代补,竞争选项,择优扶持。鼓励农业科技职员带技术,带任务,进园区,搞承包。发挥科技职员的排头兵作用,以新的推广方式带动了项目效益的提升。三是坚持群众参与,扶持相结合的扶贫路子,注重资金渠道的多元性和内力外助的共振性,启动内力,借助外力,激发活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社会捐资捐物,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壮大扶贫开发气力,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先导,以社会资金为主体,群众投工投劳为辅的扶贫开发筹融资新格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创新治理体制,建立资金利用的统筹治理体系。要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以县为单位,以贫困村为主战场,集中上风打歼灭战。首先,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财政、扶贫、审计等部分统筹治理扶贫资金,把扶贫资金与部分任务、责任、权力***起来,强化资金审计、监管、检查。其次,为彻底改变项目规划早、申报慢、资金下达迟突出,积极开展网上申报、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每年年底前完成下年项目规划、申报,翌年前半年完成资金计划下达,确保项目早启动,早实施,贫困农户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