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3)
2017-10-08 06:54
导读:(四)加强民营银行自身的建设,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这主要包括:(1)完备的委托—代理契约的设计,以保证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发生。(
(四)加强民营银行自身的建设,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这主要包括:(1)完备的委托—代理契约的设计,以保证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发生。(2)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遵循《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借鉴国内外银行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避免民营银行成为少数投机者“圈钱”的工具。(3)培养组织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2]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庆亮.体制转轨中的中国民有金融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熊继洲.民营银行—台湾的实践与内地的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岩.中国民营银行行动纲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6]沙虎居.区域性民营银行的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