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股票投资价值灰色系统模型及应用(4)

2017-10-11 01:11
导读:灰色系统认为微分方程能较准确地反应事件的客观,即对于时间为t的状态变量,通过方程就能够基本反映事件的变化规律,那么,假定某股票价格的状态

  灰色系统认为微分方程能较准确地反应事件的客观,即对于时间为t的状态变量,通过方程就能够基本反映事件的变化规律,那么,假定某股票价格的状态初始序列为,通过灰色一阶累加生成序列和弱化关系式(k=1,2,…,n),我们就可以得到该股票价格的时间状态的灰色微分方程为,系数a就是股票价格对信息的敏感性,是股票价格状态对信息反应系统变化内在规律的指标,在灰色系统里被称为“系统系数”,而 (k=1,2,…)就是该股票在未来k 1时间的市场价格。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要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和发展方向,并不需要知道是什么信息或多少信息其价格的变化以及如何影响,诸如宏观因素的变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市场参与人数的增减等等因素分别对价格影响及其方式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新信息的加入会使原有的趋势得以改变,新信息的不断加入是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驱动力,而新信息的影响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在市场价格中逐步体现,这就是通常意义的信息的记忆功能,这种记忆能力对于市场价格走势的驱动力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通过判断这种驱动力(系统发展系数)的发展变化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正是灰系统理论所要解决的。

3. 灰色系统模型的实例

  3.1 时间转折预测
  这里,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日收盘指数为标准,以2000年1月10日1545.11点为起点,如果局部低点和高点之间相差200个点以上,认为市场指数出现了一次转折,将低点-高点的变化看作一个阶段,因而,我们选择各阶段的局部最高点和最低点,并选择相临的指数相差200点以上的点,其距离起点的月份数,以构造指数走势的量化,具体数据见表1。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指数转折点的时间方程为:,其中k=1,2,…。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对指数转折情况进行预测,计算结果和模拟误差状况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转折时间点预测的残差平方和0.54,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2.6%,小误差概率几近为1,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7.4%,预测精度为二级,说明该基本可用于市场综合走势转折时间的初步预测。由此转折预测方程,我们可得到后一阶段的5个预测值为 :19.4、23.3、27.9、33.6和40.3。第一个预测值19.3表明下一转折点在从2000年1月起的第19个月左右,即约在2001年7月会出现一次重大转折,再经过约4个月的调整后将又会有一次较大  的转折,即预计在2001年11月份可有一次200点以上的变化。
  表1 时间序列表



  3.2 上海综合指数的预测?
  2001年来,上海综合指数收盘指数从1月2日的2103点降至10月22日的1520点,跌幅近30%,如以当年最高点2245点计,跌幅更深,因此,我们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股票指数变化状况进行预测,以期能更好地开展投资决策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建立上海综合指数走势预测模型,为此,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周收盘数为基础,以2001年8月10日周收盘价1955.04点为数据系列的起点,得到指数走势的预测方程:,其中,k=1,2,…。 根据这个模型对指数的预测,结果和误差状况见表3,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序列模拟的残差平方和为1259.90,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79%,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9.21 %, 最大预测误差为1.20%,小误差概率近似为1。从模型本身来看,应该说对上证综合指数的预测精度基本能达到要求。

  3.3 新陈代谢模型与事后检验?
  事后检验是根据模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根据该指数走势预测模型,我们可以得到未来4周的收盘指数分别为1768.66、1741.12、1714.00和1687.31,总体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值1807.02、1764.87、1691.33和1572.45,实际误差分别为2.12%、1.34%、-1.34%和-7.30%,表明有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但实际结果也表明,利用某一数据系列对走势或时间转折进行长期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新信息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历史信息影响程度的有限性,即价格对信息的记忆与预见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信息对系统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弱,误差将会越来越大因 此,我们采用新陈代谢GM模型对2001年8月17日开始的上证综合指数趋势进行模拟,即利用最新的数据替换最旧的数据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信息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计算的结果列于表4,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最小预测误差为-0.03%,最大预测误差是7.73%。在趋势判断上,预测趋势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较为一致的变化。从其模拟散点图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极为吻合的效果。
上一篇: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混业监管趋势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