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通货膨胀的近期和长期对策(2)
2017-10-12 03:21
导读:此外,即使在6月份提高成品油和电价之后,国内能源价格仍比国际市场低30%以上。以汽油、柴油零售价格为例,中国目前的市场价仅相当于欧盟的1/4、日
此外,即使在6月份提高成品油和电价之后,国内能源价格仍比国际市场低30%以上。以汽油、柴油零售价格为例,中国目前的市场价仅相当于欧盟的1/4、日本的1/2、美国的3/5。能源价格低不利于鼓励能源的生产和节约。
因此,应抓紧制定一个理顺农产品和能源价格的总体方案,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近十年累积的价格扭曲的矛盾逐步加以解决,这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应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三年价格调整期间,CPI增幅将保持在5%~6%之间,这是社会各方面可以承受的。
二、当前抑制通货膨胀,应在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
针对这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应当采取综合性对策,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并以财政政策为主,尽快把价格上涨的势头控制住,努力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局面。
在财政政策运用上,一是利用奖励、补贴、税收等办法,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扩大生猪、奶牛等牲畜的养殖规模,增加粮食、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强主要农产品的收购、储备和运力保障,调整进出口结构,在增加国内短缺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利用国际市场价格高的时机,适当出口一些粮食,以拉升国内市场粮价,增加我国农民收入,为明年粮食的持续增产注入新的刺激因素。二是增加对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物价补贴,特别是增加大学生和低保人群的补贴,确保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三是降低通货膨胀预期,改变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的状况。应停征利息所得税,必要时实行保值储蓄。
在信贷政策运用上,鉴于当前利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不宜再提高利率。因为利率是双刃剑,过高的利率与鼓励消费的政策相悖,并影响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会刺激国际热钱的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形成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通胀,实践证明收效甚微,而且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贷款难,制约了经济发展。应在从紧控制信贷总量的同时,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投资结构调整。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汇率政策运用上,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与日、韩等国不同,我国目前的出口结构中,57%是加工贸易,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80%以上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所以我国出口能力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应以出口增长不受大的影响为前提。必须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渐进、可控、自主的原则,为国内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赢得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美货币利率、汇率走向相反的情况下,必须严防投机性外汇的流入。据有关资料,投机性外汇的进入仅通过贸易结算手段就达十几种。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对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很大困难。必须制定严密有效的防范国际热钱大进大出的措施,以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三、保证国内短缺资源和产品供给的长期对策
从长远来看,我国有几种短缺资源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必然受国际价格影响,是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的重要和潜在因素,需要采取长期对策。
(一)石油。今年我国进口石油将达1.8亿吨,油价高昂,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沉重包袱。从根本上讲,要立足于我国的资源赋存条件,把煤制油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加快实施。现在煤炭直接液化项目正在神华东胜煤田分段试车,9月份可投料试生产,一期工程3条生产线年产能316万吨液体燃料,按煤价500元/吨计算,其成本可控制在相当于进口石油每桶50美元以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间接液化项目利用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正在神华、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潞安公司抓紧建设,今年年底有两家企业可试生产。如能成功,应根据煤炭、水资源和运输条件,统筹布局,扩大建设规模。要积极发展煤化工,与海湾产油国合作发展石油化工。此外,要大力发展非粮食的生物质能源,包括种植麻风果用以提炼柴油,种植木薯用以提炼酒精等。要鼓励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多方面努力,使经济增长逐步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