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资本平台,开创深港金融合作新局面(2)
2017-10-13 03:53
导读:深圳金融市场在CEPA出台之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可以概括为:“完善三大金融专业市场,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营造金融龙头产业,创建资
深圳金融市场在CEPA出台之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可以概括为:“完善三大金融专业市场,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营造金融龙头产业,创建资本平台”,这是深港金融合作的切入点。
三、完善三大金融专业市场。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CEPA带来香港金融业向深圳延伸,延伸要有平台。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平台不够大,金融专业市场和风险投资基金则是巨大的资本平台。
深圳证券市场,是全国性的证券市场,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功能,由于毗邻香港,它是境外资金向中国内地广大企业投资的通道。这个作用,是香港和上海证券市场都不能代替的,也是当初中央决定在深圳设立证券市场的战略考虑。这个作用,应该说,在CEPA出台之后才真正显现。但目前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存在两大障碍:一是新股停发了两年,失去发展空间;二是上市公司股份不能全流通,并且公司质量差。这两个障碍因素不能解除,不仅深圳证券市场得不到发展,香港和境外资金也不能被大量吸引进来。设立创业板,原本是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改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也为了改革证券市场的构造,创造一个全流通的股市。两年前的内外环境造成创业板出台的推迟和深交所停发新股,其负面影响在这两年已经大量显现,很多境外资金撤走。为落实CEPA和QFII,加快深港合作进程,中央必须尽快对深圳证券市场作出决策:①出台创业板;②在深圳证券市场设立股权全流通的高新技术板块;③恢复新股发行。以上方案至少择一。最佳方案是尽快推出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块,这是一种全流通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符合社会
产业发展方向。经过两年的挤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泡沫已经消失,进入新一轮发展,现在是尽快推出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块的时机,否则就贻误了中国经济发展。无论采取哪个方案,部不是对深圳证券市场业务的简单恢复,而是把深圳证券市场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开放型的证券市场的起点,为中国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提供经验。结合CEPA、QFII和深圳证券市场发行业务的恢复,深圳证券市场本身要加快转型步伐,至少要在3个方面加深国际化进程:一是进~步按照国外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来组织证券的发行、上市和交易,与国际接轨;二是除吸引国内企业上市之外,开始吸引境外企业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企业来深圳证券市场上市,深圳证券市场带头“走出去”;三是大量吸引境外资金尤其是香港基金参与深圳证券市场的交易和投资,改变深圳证券市场的资本结构。以前,香港的投资基金只允许在深交所买卖B股,这个平台太小,难于大量吸引香港基金进入。如果全流通的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块推出,将引来大量的香港基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