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运营商强化公司治理 萨班斯之路任重道远(2)
2017-10-14 02:31
导读:二、对上市电信运营商的挑战 萨班斯法案对高管严格的法律处罚令其中许多公司的最高管理层都如坐针毡、夜不能寐。美国有多达5000家大中型公众公司在
二、对上市电信运营商的挑战 萨班斯法案对高管严格的法律处罚令其中许多公司的最高管理层都如坐针毡、夜不能寐。美国有多达5000家大中型公众公司在2004年11月15日后结束的财政年度中紧张异常,这而对于公司治理尚不完善的电信企业领导来说,更是意味着要承担重大国际法律责任的风险。公司治理决定企业的兴衰,企业的兴衰决定国家的兴衰,因此公司治理建设不能出现任何重大失误。 我国电信企业在公司治理制度在股份制改造过程逐步,中国网通借美国上市契机建立了新型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长与CEO分离,在董事会下设4个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公司治理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2005年3月7日,在京召开的中国电信集团实业工作会议明确: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由于我们的企业处于转型的特定时期,公司治理水平与日、美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公布的《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4年)》显示,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在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共33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14位,然而细细看来,却发现了很多隐忧。报告将国际竞争力解析为3大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其中企业竞争力排名27,企业竞争力指数包括“技术创新”、“生产率”和“公司治理结构”,排名分别为18、28和21.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电信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要成为电信强国,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国目前距离电信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从分析要素来看,法律和制度框架、政府效率,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公司治理结构等 “软件”能力偏弱,单条腿走路。我国几大运营商中虽然已经有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进入了财富500强,虽然几大运营商均已上市实现了公司化治理,但由于脱胎于老的国有企业,因此公司管理能力和治理结构仍有待提高。因此,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应该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做起。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公司治理 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我国电信运营商需要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公司的合法守规管理、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建立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虽然在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有些公司也有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等监督机制,但这些人员的任职资格、发挥作用的程度、以及职责定位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2、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公司治理的监控体系。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管理和运营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体系。其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解决好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所有者)和代理人(经营者)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委托人(所有者)与代理人(经营者)相比处于信息劣势的情况下,必然有代理成本或激励问题的产生。为完善公司治理,必须重视委托与代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公司重要信息有效的传递、鉴别和处理,使代理成本最小化,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萨班斯法案强化公司治理要求的目的也是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提高公布信息的质量,加强信息披露,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在市场中,信息交换是否充分,是否对称,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是否公平、是否有效。为了保证信息公平、公开,人们设立了一系列内外部机制。独立董事担任的审计委员会,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层层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审核、这些约束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公司信息真实与准确性和处理与传递效率的问题。在这点上,IT技术正成为日益有效的工具。 萨班斯302、404、以及409等条款对公司的要求,使得IT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由于信息技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在各类组织中的普遍,IT在各类组织中的多层次、横纵向嵌入,正在改变着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而改变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管理及公司治理;特别是电信对IT的依赖性非常大,没有相应IT治理机制的公司治理,使无法满足萨班斯的严格要求的。由于IT治理已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成为实现 IT与业务的匹配管理、IT价值贡献管理、IT风险管理、IT绩效管理等的重要保证,花旗银行等美国大企业已经引进或正在引进IT治理机制。 国资委连续举办的旨在推动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培训上,也提到在公司董事会层面建立IT治理委员会,建立IT治理机制,完善信息的公司治理,促进现有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有效执行。但由于信息技术在治理方面所具有的复杂性,完善IT治理机制,构建符合萨班斯要求、适应时代的公司治理机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