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3)
2017-10-22 06:36
导读:四、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系 (一)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理论解释 由于中部六省的金融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金融结构又
四、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系
(一)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理论解释
由于中部六省的金融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金融结构又是货币政策作用赖以发挥的基础,从而货币政策会对中部六省的经济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前述计量结果也证实了货币政策效果在中部六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部分将验证金融结构差异是否是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原因。本文结合第二部分采用以下几个指标:
1.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GDP[假定为JR]。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受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限制,金融机构需要寻找替代资金,小规模的金融机构将比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更难寻找到替代资金。如果某个地区金融机构的规模比较小,则货币政策冲击对该地区的影响比较大。
2.股票交易额/GDP[假定为GP]。如果某个地区小企业居多,小企业的融资比较依赖银行,且该地区的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则货币政策冲击对该地区的影响比较大。
3.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同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假定为GY]。如果在某个地区政府直接拥有银行资产的比重较高,即国有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较大,银行管理者就不会对货币政策的变化敏感,从而货币政策冲击对该地区的影响较小。
(二)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实证解释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有解释变量采用2004年的数据,由于是各省横向之间的比较,采取了相同的口径数据不影响结论。在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上,考虑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和传导深度两方面的特征,以中部六省的产出响应峰值时间来反映传导速度,以产出响应峰值、30个月的累计响应和60个月的累计响应来反映传导深度。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结果表明:(1)股票交易额对max、thirty和sixty的回归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下都显著为负,说明股票交易额和货币政策波动导致的响应强度之间存在负向的相关关系。这是与现实相符合的:股票交易额越大的区域,说明该地区资本市场交易相对比较活跃,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积极性比较高,从而对银行贷款依赖性就会相对比较小,则该地区受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较小。此外,股票交易额对time的回归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股票交易额越大的地区在受到货币政策冲击后更容易重新调整到新的稳定状态。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解释:受到冲击后,对银行依赖较强的小企业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调整生产以适应需求,从而达到新的稳定状态。而股票交易额较大的地区,企业受到货币政策冲击后,可以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从而需要更长的时间达到新的稳定状态。(2)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集中度对time的回归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下都显著为正,说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集中度越高的地区在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后更容易调整到新的稳定状态。而对货币政策影响深度的解释不具有说服力。(3)金融机构规模对sixty的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负,但是对max和thirty的回归系数不够显著,不能通过检验,从而金融机构规模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解释不具有说服力。
五、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中部六省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由于中部六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规模、行为和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则货币政策在中部六省应该会产生区域效应。本文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确实存在一定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事实上,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主要是针对全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而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在全国的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因而东部沿海各省的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的经济走势,从而影响了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方向,这就进一步拉大了各省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本文还采用回归分析证实中部六省金融结构的差异是否是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