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票期权与监督成本(2)
2017-10-25 02:47
导读:虽然到了21世纪初,安然能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施乐公司等的丑闻陆续被揭露,这似乎一夜之间惊醒了梦中人,原来还在为股票期权摇旗呐喊的评论家
虽然到了21世纪初,安然能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施乐公司等的丑闻陆续被揭露,这似乎一夜之间惊醒了梦中人,原来还在为股票期权摇旗呐喊的评论家刹那之间见风使舵,成为攻击它的主力,有人认为这是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的固有瑕疵,在于它未能提供对经理人的有效激励,所以我们甚至还听到了要求取消股票期权的声音。在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争吵和指责声中,我们有必要对股票期权计划进行冷静分析。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所说的那样,虽然美国的公司制度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出现问题的害群之马只占美国上市公司的微小部分,我们没有理由过份置疑这种公司制度。
综上所述,管理层控股导致了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部分的回归,实际上这虽然意味着公司制度在“开倒车”,但从理论上看,让CEO持股,对他们有一种类似激励的作用,进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监督成本,是对公司以前典型分权制带来的过高代理成本的矫正。
参考资料:
1.马克·罗伊,法与经济学中的混沌理论与进化理论,历咏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003[1]
2.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谢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刘崇仪,股票期权计划与美国公司治理结构,
世界经济,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