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2)

2017-10-25 03:09
导读:综上所述,从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指标的结果看,得分较高的一定是收人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国家特殊国情的存在,并不是所有发达国家的金

  综上所述,从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指标的结果看,得分较高的一定是收人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国家特殊国情的存在,并不是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竞争力都很强,这说明,发达的社会经济是较强的金融体系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但发展中国家和社会经济落后的国家,其金融竞争力就落后。因此,落后的社会经济是金融竞争力低下的充分条件。由此也说明,提高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整体经济水平和实力。
  
  二、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从总体金融竞争力指标看,中国的排名靠后,但中国并不是在所有层面上都处于弱势。从2000年至2004年的宏观经济环境指标看(见表2),五年综合平均得分最高,反映出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表现良好。不过,金融市场效率因子表现较差。从2000年至2004年金融市场效率指标的均值看(见表3),中国排名倒数第二,仅优于俄罗斯。这也印证了在IMD和WEF的报告中,中国的金融市场指标很多都进入到劣势指标的行列,且排名靠近最后的现象。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低下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除俄罗斯外,其他样本国家的金融市场效率指标都远高于中国。从2000年至2004年的动态发展趋势看,中国的金融市场效率指标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基本上维持在—0.9的水平。这说明,尽管有宏观经济的拉动,但中国的金融市场效率还是没有得到发展。宏观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金融体系竞争力的同步提高。中国的微观经济基础也表现不佳,从2000年至2004年微观经济基础指标的均值看(见表4),中国处于倒数第三,仅优于印度和俄罗斯。但从2000年至2004年微观经济指标的发展趋势看,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呈总体上升态势,而中国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宏观经济的良好表现,同样没有拉动微观经济基础的提升,在经济发展仍依赖技术模仿基础上的大规模的加工性投资阶段、企业远未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条件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可能得到提升,影响到了中国金融体系竞争力的提高。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提高我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显示出中国宏观和微观经济与金融发展不相协调。政府的积极干预,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吸引外资,造就了宏观经济繁荣,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独特竞争优势,致使微观基础脆弱,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支持金融竞争力的提升。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教育和人才的缺乏已成中国金融体系的致命弱点。金融监管在日益开放环境下的能力不足,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商业银行长期不能走出低效运行状态等,各种制约因素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亟需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增强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微观企业基础。要发掘和培养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独特竞争优势,将比较优势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转移到技术创新、科学化的管理和完善的公司治理上去,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本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要培养企业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创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创造一个稳健守信的企业形象,加强公司治理,为金融体系的发展创造微观信用环境。
  2.加强金融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金融行业是最具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的风险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金融体系安全、高效和稳定的运行必须依赖高层次的金融人才的培养。国家要加强对金融高等教育的重视,通过建立金融人才库,加强国内外金融培训机构的交流,为金融业储备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全球业务规范的金融人才:同时,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法规建设。首先,要建立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完善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提高金融监管技术,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确保所有金融机构及活动都纳入到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来,加强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测,对金融风险做好事前预防:其次,金融监管标准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与国际一致的金融监管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这在金融体系开放时尤为重要,也是中国金融体系适应国际竞争的一个必备条件,再次,逐步建立国家信用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内部监控机制,通过自身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上一篇: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