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手段(3)
2017-10-25 06:21
导读:4.公司所处成长周期 公司所处的成长周期是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需要从外部筹集大量资金争取更大的市场支持,
4.公司所处成长周期
公司所处的成长周期是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需要从外部筹集大量资金争取更大的市场支持,此时,公司更注重自身社会形象和信誉资本,会积极地披露企业经营预期、内部治理、风险控制等信息,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通过这些自愿性披露的信息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传递信息,以获得支持,扩大公司规模,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相反,若公司处于衰退期则会选择少报或者迟报有关公司经营情况的消息。
5.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和会计准则完善程度
由于会计准则的规范统一性和经济实务弹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对滞后性,使得规范下的强制披露并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同时,由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中很多依赖于简单数据性的界定,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内容有被盈余管理的可能,需要非数据性信息进行补充。因此,当强制性披露中被盈余管理或造假可能性较高时,企业当局倾向于采用自愿披露信息的方式来给资本市场发出信号,以期获得适当的反应。
四、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的建议
根据普华永道对于透明度的研究,会计信息不透明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同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问题也面临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挑战。公司“报喜不报忧”或者严重滞后的“自愿性”披露对提高公司透明度毫无用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笔者试图从公司内外部治理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强化会计信息生成渠道的管理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对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控制,是形成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从我国现状来看,大部分公司为减少两权分立下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问题,大多建立了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由于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强,使得会计控制制度多流于形式。这就给人为地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不及时提供了机会。只有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将制度落到实处,严格规范会计信息内部沟通、制作的渠道,才能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前提保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另一方面,按照现有法规,独立董事负有监督执行董事、经理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以及对外公布信息,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职责,重大关联交易也须经过独立董事审查和发表意见。独立董事的比例越大,越能有效监督董事会,使公司倾向于更多的自愿披露。Chen和Jaggi(2000)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较高的公司信息披露比较全面,且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小。相对于美国公司中董事会62%的独立董事比例而言,我国规定的1/3在比例上显然是较少的,因此,笔者建议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在加强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前提下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权力、义务的法律、法规,建立独立董事赔偿机制和职业保险制度,并赋予独立董事一定的披露自主权,以此来监督公司对外信息披露情况,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
2.建立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事项的规范
自愿性信息披露在我国己崭露头角。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1~6号的有关条款中所注明的“不限于此”,就是给自愿性信息披露留有的余地。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可以考虑纳入规范自愿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预测性信息,包括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现金流量、投资额的预测;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环境保护信息;公司面临的机会、风险及相应措施;公司高层对公司竞争环境的看法,包括各种机会和威胁;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所采用的战略及战略执行计划;公司特有的价值驱动要素信息;公司的内控制度和税务执行程序;公司的薪酬政策;公司治理原则;公司对利益相关者和股东的承诺等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形式多样,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披露自愿性信息。比如,上市公司可以在财务报告(如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中,披露一些定性信息,如公司治理信息、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沟通会的形式,与券商、机构投资者、分析师等市场中介沟通, 将公司信息发布;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临时公告的形式进行披露,这是现阶段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