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收益质量的探讨(2)
2017-11-02 02:31
导读:二、收益质量的 收益质量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收益质量的“质”,侧重于收益质量的信息层面,是指收益信息的品质,体现为收益数据的可靠性和
二、收益质量的 收益质量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收益质量的“质”,侧重于收益质量的信息层面,是指收益信息的品质,体现为收益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说明会计报表上的收益数据与企业实际的收益水平和收益能力的接近程度,以及报表数据与报表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相关程度;收益质量的“量”,侧重于收益质量的经济层面,是指收益的多少,体现为衡量企业的收益水平和收益能力的标准。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质”和“量”是辨证同一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收益“质”的保证,“量”就没有意义;没有收益“量”的保证,“质”也失往了应有的作用。 1.具体来说,收益质量的“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在企业遵循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上,企业假如充分考虑了资本的保全,比如在资产发生减值的时候及时在当期计提减值预备,或在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时持谨慎态度,如在物价上涨时存货的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以及及时确认本钱用度,那么企业的收益质量就比较高;假如企业为了使会计报表显示出较高的收益水平,而提前确认收进、推迟确认本钱用度,或是当企业资产发生减值时不计提减值预备,那么企业的收益质量就比较低。 (2)收益的确定性。收益的确定性,也可称为风险性,是指企业确认的收益是否包含了不确定性因素,假如有,这种不确定性有多大,或者说所确认的收益在多大程度上是有真正的经济利益流人的。假如企业有稳定的原料供给和良好的销售市场并能及时收回货款,则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很小,企业的收益质量就高。但是,假如企业为了增加销量而一味地放宽赊销条件,相应的货款不能保证及时收回,那么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很大,企业的收益质量就比较低。 2.收益质量的“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益水平。收益水平,是指企业当期取得了多少收益。为进步可比性,可采用比率进行评价,如销售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假如企业当期的收益比率指标较高,则说明企业当期的收益水平较高,企业的收益质量也较高。 (2)收益的稳定性。收益的稳定性,是指从企业长期的角度来看,企业有没有能力保持稳定的收益水平和平稳的增长速度。企业的固定资产成新率较高,说明企业的生产能力较强;企业保持了较优的资本结构,使其财务风险适中,有较强的筹资能力;企业在科研开发、广告等方面有较大的资金投进,说明企业注重保持和进步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 (3)收益的结构。收益的结构,是指企业的收益中,经营收益与非经营收益的比例关系。假如在企业的收益当中经营收益占有很大的比重,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较强,具有最主要最稳定的收益来源。而非经营收益具有偶发性,它只可能在某个期间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却不能经常性地带来收益。所以,经营收益在收益中的比重越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收益质量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