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定位(2)
2017-11-04 05:11
导读: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探讨 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原因很多,其中市场定位不清晰是一个重要原因。 诸多经营超过百年的跨国公司的案例表明,核心竞争
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探讨 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原因很多,其中市场定位不清晰是一个重要原因。 诸多经营超过百年的跨国公司的案例表明,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市场定位下的长期专业化经营。即只有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并以此指导业务,才有可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市场定位,就是用以将自身与其他同业竞争对手区隔开来的产品或业务。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不仅仅是银行自身的战略选择问题,还受监管当局政策取向的。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中国不缺全国性的大银行,不缺跨区域经营的银行,缺的是踏踏实实为当地服务的巾小银行。因此如何找准市场定位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为城市商业银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利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立足于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等优质客户,中小企业信息的不透明使得大银行更愿意将那些信息比较对称、交易成本较低的部门(往往是大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同时,入世以后,鉴于经营范围的限制和网点方面的劣势,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首先集中在对高端优质客户的争夺上。由此,大银行抓大放小的竞争策略恰好为中小银行业务的拓展留下了空间。 (二)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地位 在我国经济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的今天,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不对称直接体现为缺乏与中小企业配套的中小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中小金融机构中的主体,其有机会也有必要进入这个细分市场,立足于服务中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保证其自身获得长足发展。 1.支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解决社会
就业压力、推动经济活动的有效途径和主要动力。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对金融支持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面向大企业、大城市和大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再加上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支持这部分中小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对行业竞争、壮大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将更加活跃,在许多方面需要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巨大的金融需求说明其市场潜力很大,考虑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现象,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将大有可为。另外,据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银行每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投资,中小客户能够获得的边际利润高达117%—847%,远远高于大企业的水平。因此,银行以融资为切入点,加大业务创新能力,形成针对中小企业的独特服务体系,不仅有利于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及市场份额,还可构成坚实的利润支撑点,给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润。 3.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实力决定了服务中小企业是其理想选择。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一般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无力单独承担较大的项目和满足较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市场比较熟悉,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也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具有管理层次较少、信息反馈灵活、金融交易成本低等特点,决定了其易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在我国银行业面临一个全面竞争的,与竞争对手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实力、资产规模、市场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背景的支撑下,与中小企业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两者共同长期发展。因此,将市场定位于中小企业,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小银行优势”,将不仅是城市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更是城市商业银行正确、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