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2)
2017-12-03 06:06
导读:3、加快贸易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配套建设,推动形成互动共赢的银企关系。一是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使信用评级科学公道地反映中小企业
3、加快贸易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配套建设,推动形成互动共赢的银企关系。一是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使信用评级科学公道地反映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贷款发放提供便于操纵的可靠依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鼓励贸易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二是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民营经济设立贸易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人、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担保业自律性组织。三是在公道监管的基础上,鼓励贸易银行鉴戒国际金融业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不断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四是引导国有银行在贸易化改革中转变经营思想和治理模式,不断进步风险治理水平,从获得更为长久的融资回报出发,加强对有发展远景的中小企业的信贷培育,谋求银行业务开拓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互动共赢。
4、切实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进步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融资难,并非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融资难,企业自身素质对融资题目有着重要影响。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从加强自身建设来讲,需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二是要进步企业经营治理水平。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新起步的民营企业,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治理模式,吸收专业性的治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实现“企业家素质由经验型向知识型、开拓型转变;企业治理由传统的家族式治理向科学的现代化治理转变;产权制度由自然人产权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转变”。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正当经营、规范治理,尽快进进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三是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上风,走高科技发展道路,努力做到融资方式由主要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向多元化融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定位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从根本上扭转由于产业结构不公道而导致的融资困难题目。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孙勇.浅议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制度创新[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6.
[2] 左锐.论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咨询,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