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下汇率制度选择与解决(5)
2017-12-06 04:30
导读:3.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以后的“货币联盟” 分析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解决方案,不能不考虑全球汇率制度安排的演进方向。在充分领会最适度货币区思
3.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以后的“货币联盟” 分析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解决方案,不能不考虑全球汇率制度安排的演进方向。在充分领会最适度货币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对21世纪国际汇率制度安排的演进方向姑且做如下的粗略猜测:未来国际汇率制度安排的总体格局将是以美元、欧元、“亚元”为核心,各关键货币之间相互浮动,其他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加入某一货币区,形成货币联盟,货币区内实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货币联盟的方式具有多种可能性,“目前至少有单一货币联盟(Single Currency Monetary Union)、多重货币联盟(Multi—pie—Currency Monetary Union)以及主导货币区域化三种形式。”单一货币联盟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但对于政治经济情况迥异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还是一种奢望。多重货币联盟可以视为向单一货币联盟发展的中间阶段,主导货币区域化则是指类似美元等国别货币通过形式逐渐取得区域货币的地位。目前,已经有部分发展中国家以货币局制度和实行美元化制度的方式在参与货币联盟。其中,对于拉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考察其参与货币联盟的方式,美元化倾向非常明显。而对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而盲,其参与货币联盟的方式可能首先采取多种货币联盟的方式,并向单一“亚元”发展。虽然与欧洲货币联盟和美洲美元化趋势相比,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开展货币联盟困难重重,但亚洲单一货币区并非无望,其演进可能是从次区域范畴开始,以日元国际化乃至人民币国际化为阶段性成果进行扩展。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阶段——金融全球化阶段,即在不同区域之间开展货币合作的阶段,人类合作秩序将遇到持久的障碍——“文明的冲突”。虽然从理论上讲,主权国家必须探索包括货币合作在内的宏观政策的全球优化配置,彻底的货币自主权仅是一种昂贵的理念,但是,“要在不同宗教文化群体之间建立合作所必须的信任,其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讲,对拥有不同肤色、分属不同种族、信仰不同宗教并且政治经济体制迥异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货币合作的道路显然将充满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