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指标在财务预警中的应用分析(2)
2017-12-10 05:14
导读:表1 三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确认原则 是否考虑资本本钱 资本支出的处理形式 是否剔除非常损益 自由现金流量 收付实现制 否 实际资本支出 是 经济增加值
表1 三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确认原则 是否考虑资本本钱 资本支出的处理形式 是否剔除非常损益
自由现金流量 收付实现制 否 实际资本支出 是
经济增加值 权责发生制 是 会计折旧 是
现金增加值 收付实现制 是 经济折旧 是
二、三种指标在财务预警中的上风
我们从表1中列示的四个特点来分析这三个指标的上风
1.确认原则。自由现金流量与现金增加值都是基于收付实现制,在进行财务预警时具有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的全部优点,很好地避免了现有上市公司中诸多财务造假的可能,另外固然经济增加值基于的是权责发生制但在计算过程中它剔除了非经营性的损益,也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开虚假财务信息及关联交易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现状,由于一些财务作假尤其是关联交易一般都是通过非经营业务来调整和粉饰,故这三种指标都具有能改善传统财务指标真实性的作用。
2.资本本钱。资本本钱的考虑建立了经济利润的概念,原始经济利润的公式如下: 经济利润=销售收进-销售本钱-经营用度-税金-全部资本本钱经济增加值在经济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主要有三种调整,一是抵消传统会计师编制财务报表时的很多预备金,如坏帐预备和后进先出预备,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权责发生制,把它向收付实现制靠拢,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经济增加值是主要基于权责发生制;二是将传统对有关建立市场的支出用度化改成资本化,即将即时变现观转变为持续经营观;三是将累计税后非经常性亏损或者盈利消除,将成***转变为完全本钱法;现金增加值的理念和经济增加值是一致的,但是它计算的初始就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资本本钱的计算需要利用CAPM模型计算资本本钱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