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跨境环境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2)
2017-12-26 05:40
导读:1.管制因素 从短期看,许多跨国公司常常 放松 环境管制的标准。究其原因,第一,能够约束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环境行为的国际标准还很少;第二,各国对
1.管制因素
从短期看,许多跨国公司常常
放松环境管制的标准。究其原因,第一,能够约束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环境行为的国际标准还很少;第二,各国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同,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优先顺序也不同,导致环境标准的国别差异较大;第三,即使不同国家拥有完全相同的环境标准,实际的监管效果也因各国执行力的强弱而存在差异;第四,对许多发展中同家而言,缺少环境监测设备和高素质执法人员都构成了标准实施中的障碍。但是,从长远来看,强制性管制的威胁、适应未来管制的预期正促使跨国公司积极整合其环境战略,以避免未来的高投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一些限制性规定,可能会妨碍清洁技术和管理范式的引入,迫使跨国公司采用当地环境标准。
2.市场因素
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市场力量的推动有可能带来“向底线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的环境管理做法,以期降低管理成本,争夺市场份额。从这个意义讲,单纯的低价竞争可能导致分散化的环境管理策略。但是与此同时,市场也会迫使公司改善环境表现:一方面,金融市场和由主要客户控制的买方市场实力雄厚,具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其对环境业绩的关注将促使公司采用统一的高标准;另一方面,以质取胜的市场导向同样会带动环境标准的提高,因为出色的环境表现是高品质产品的标志之一。Levy检验了消费者和其它社会团体的压力对跨境环境管理战略的影响。无独有偶,Gunningam等也发现,为了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取得来自金融机构或其它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企业会在全球范围内执行更高的环境标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性资产
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