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网络语言的语用原则网络毕业论文(2)

2013-09-27 01:04
导读:《迷失在网路与现实之间的爱情》⑤有这么变态的学生吗?谁会相信!所以,韩风现在的行为,在大家眼里,根本就认为他是在装B,当然,更多的人认为

  《迷失在网路与现实之间的爱情》⑤有这么变态的学生吗?谁会相信!所以,韩风现在的行为,在大家眼里,根本就认为他是在装B,当然,更多的人认为他是个冒冒(注:冒冒=傻冒+傻冒),连装B都不会装,好歹也拿本中文的,那样别人相信的可能性还会大点。

  《超级系统》例②中的“弱智”一词用了“忘很多事情,包括你姓什么叫什么父母是谁你自己是男是女等等……”一长串的文字来形容就是故意违反了量的准则。例③中将被批评的奈子说成“体无完肤”、“落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连死的心都有”显然是故意违反了质的准则。例④的对话中从歌曲到话费到点心,跳跃的是故意违反了关系准则。例⑤的语言中用了长段的话来解释第一句,并且用了“装B”、“冒冒”一类的词语,显然是作者故意违反了方式准则。从以上三例我们看出作者以故意违反语言合作原则的方式打破读者原有的思维模式,收到出其不意、娱乐读者的效果。

  三、网络语言的礼貌原则

  礼貌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又是促进社会文明的保障。网络语言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同样在使用这种语言的过程中要遵守礼貌原则,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在现实社会交际中,人们一般都能用礼貌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但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的区域里,一切附加在交际者身上的社会特征都被网络所隐匿,有关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在网上也被逾越、被忽视,使得网络交际似乎成为一个可以随意言说的场合,言语礼貌逐渐沦丧,网络交际场所几乎成了粗话、脏话等语言垃圾的投放站。例如:⑥

  [wish]tnnd?……啥意思?

  [qiaofeng]WC!你连TNND是啥都不知道?

  [wish]嘿嘿。小弟出道太晚,老见你们说些江湖切口,真的不懂。

  [qiaofeng]TNND就是TMD的比较级。

  [qiaofeng]tmd就是他妈的。

  [qiaofeng]TNND就是他奶奶的。

  [qiaofeng]WC不是公厕。它有时候指WORLD CUP。通常就是WO CAO!

  [qiaofeng]你连这些都不懂还想入丐帮混?真是7456!

  [wish]懂了,懂了。7456就是气死我了。这个俺原来就懂。

  [wish]您老不要生气伤了身子,8147,8147。其实这些俺一学就会。

  《迷失在网路与现实之间的爱情》从例⑥的对话我们看到粗话堂而皇之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为了避免尴尬,人们还用字母或者数字来代替,无视礼貌原则。结语

  网络语言是近几十年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更改和变异而来的。作为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它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它今后将如何发展,我们只能从现实中得到证实。荀子曰:“名无故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故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语言符号的本质便是“约定俗成”,符号是社会的产物,它经过人们的约定,赋予一定的价值,然后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可,在交际中是否常用,网络语言也应当如此。任何新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我们应该用时间来它。由于网络的发展在中国还处在起始阶段,所以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应该像对待一般的新词新语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成为基础语言,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掉。网络已经日渐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打破了许多往日的“规则”,在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中渐渐形成新的格局。同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交际方式,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为人们逐渐熟悉,或循规蹈矩,或打破常规,其语用意义都值得我们用心品读。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出版社,2001.

  [3]李星辉.网络文学语言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3.

  [4]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上一篇: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