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三、网络和网络脱节。网络道德教育是在网络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不仅掌握道德理论教育的方法,也要熟练掌握网络应用技术,能清楚的知道网络中存在哪些实际的道德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利用技术手段抵御和防范网络危害,这样才能让受教育者产生认同感,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实际上现在绝大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知之甚少,只能在书本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而不能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
第五、网络道德教育可操作性不强、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三、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实践
面对上述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一些经验对策,我们提出5种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方法。
首先,建立健全校园网安全办法。将这些办法通过多种形式,如网站宣传、结合传统教育的校园展版宣传、网上问卷和现场问卷调查、论坛意见反馈等方式,向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使《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能落实到实处。
其次,应适时调整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强化思想教育的创新力度,灵活地采取网络具有信息的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的特点,建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开设“网络与道德”、“网络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课程,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向大学生灌输正面信息和转变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唤醒良知,明辨是非,倡导文明,变堵为疏。同时应开辟网上务实研究项目和工作方式,开辟便于大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求学、·求知网页、网站,使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严酷的就业形势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应对挫折、正确评价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职业和岗位,从网上找到对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信息,彻底改变他们对网络务虚不务实的曲解,信任网络,信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必须转变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模式,适应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要求,利用网络开放性、及时性和双向交流性的特点,切实加强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网上讨论,贴近大学生思想,贴近现实生活,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规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道德体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到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做黑客,文明上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目前网络还是一个更趋于朴素的伦理型社会,在网络行为规范、网络道德原则和网络法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网上行为主要还是靠个人自觉和个人的信念来维持。把网络信息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知识和说教,生硬、笼统地传输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网络实践活动,犹如我们的传统教学反复训练一样,通过实践环节使大学生把遵守网络伦理道德作为一种自觉习惯。在搜集信息时,遵守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尊重著作权;上传信息时,尊重他人隐私,承担信息责任等等。
同时,作为高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网络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工作,不断完善网络现实规则,积极引进新技术实现技术屏蔽,适时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要加强对上网大学生的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促使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的觉醒,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主体道德人格,在复杂的社会中自主选择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人生道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