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1)(2)
2014-10-04 01:04
导读:“不同”是指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独特性,使本企业的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它夸大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和特色,即个性。“不同”是现代企业
“不同”是指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独特性,使本企业的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它夸大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和特色,即个性。“不同”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或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聚焦点。首先,当今时代物质产品已经相对丰富,留意力资源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稀缺。如何“先形夺人”,捕捉消费者的留意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题目。其次,在产品同质化以后,产品间的“模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差异就成为企业追求的新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科学的、全局性的企业文化个性难以模仿、难以在短时期内跟进或超越。最后,就企业内部来说,有先进个性的企业文化轻易使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进而增强凝聚力,为企业进步效益提供内在的动力。从CIS的角度来讲,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理念识别系统
理念识别系统的“不同”指的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如何经营、如何发展等观念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是企业形象脱颖而出、迅速传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企业性质的识别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要突显企业的个性必须考虑到时代的背景、企业的历史、员工的现实状态与未来发展、产品在同行中的位置与未来变化、决策人风格、公共关系特点和企业战略等种种因素,并赋予其表述、阐释的特色和个性。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以为:“经营就是创造”。他把企业经营活动看成是一种以独特观念为核心的类似于艺术创造的活动。
2.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不同”是指企业的行为过程、结果与众不同,富有特性或个性。具体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制度、产品开发制度、生产与销售制度、公共关系制度及其员工在践行这些制度中的行为表现等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尤其是同类型企业的向上的差异。行为识别系统的不同,可以让公众从企业员工的行为方面往感知企业的个性和特色,使公众更好地认知企业,强化公众对企业的良好印象和信赖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不同是一个企业内在素质的综合外在反映,是企业个性在视觉等方面的体现,是刺激公众留意或公众识别企业的直接媒介。主要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以及在企业产品、环境等一切可能引起公众留意的场景或物品上的规范化应用。视觉元素在企业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体现不同,在设计企业文化的视觉元素时必须做到与众不同,各类作品都应力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力。
三、不弃
“不弃”是指企业文化建设在空间维度上的一致性和时间维度上的坚持性,它夸大的是企业文化内在要素的一致性和发展过程的恒久性。企业文化的各种要素在企业的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中应力求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企业文化应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坚持性与恒久性
首先,企业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员工的行为过程中应当具有持续性。企业文化一旦确立,在得到企业员工的理解后,其精华就应当相对地稳定下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并不断地传承下往。其次,建设企业文化应留意不能因企业经营治理者的改变而改变。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不能在某届经营者任期内随意更改,而且不同届次的经营治理者之间也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继续性。后届应努力从往届那里传承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最后,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一个与企业共生共长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当对自身文化有锲而不舍的追求,应当把企业文化看做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与时俱进地对它进行维护、保养和改造,使之永葆青春活力。
2.企业文化具有空间维度上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首先要求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产、销售、售后等各环节都得到体现,而不能有所偏废。其次,“不弃”还要求企业文化的各要素之间必须保持内在的一致性。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应当决定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而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则应正确和深刻地反映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最后,“不弃”要求企业的治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企业的治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真正重视起来,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企业的全体员工在行动上积极参与、认真配合,有步骤地自觉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